要是給了五十萬石糧食連根毛都換不回來,那李成桂肯定不愿意干。
李成桂率領著九千騎兵,直奔歧城島而去。
在歧城島,李成桂還有著四萬水軍。
這便是他的底氣。
即便歧城島守不住,他還有東瀛可以撤退。
李成桂的戰略方針就一個字:拖。
只要拖到明軍離開高麗,那李成桂便是最后的勝者。
在七萬鐵騎面前,兩萬步兵是完全不夠看的。
這些步兵并不知曉李成桂真正的去處,只知道是往東京慶州方向逃跑。
不過朱棣并不信這些步兵的一面之詞,李成桂如此狡猾這些步兵不可能清楚他的真正想法。
不等審訊,朱棣和朱權直沖歧城島趕去。
第四天,朱棣追上了李成桂的車隊。
只不過這個車隊里都是一些老少,即便是士兵也是不知道從哪拉來湊數的。
一番審問過后,才知道李成桂早就帶著騎兵先行撤離。
朱棣和朱權來不及猶豫,繼續朝著歧城島方向追擊。
如果能在李成桂趕往歧城島之前將其攔住,那事情可就要簡單許多了。
李成桂想拖住明軍,這顯然有些異想天開。
至于聯系阿克蘇的計劃,也是無稽之談。
草原現在已經被明軍層層封鎖,即便他的探子能趕到草原也不可能聯系到阿克蘇。
與此同時,朱榑率領的二十萬明軍也抵達了九州島。
原本岌岌可危的九州島頓時緩解了不少。
足利義滿前前后后在九州島派出去了近五十萬的兵力,但朱榑來后局勢立刻發生了改變。
即便面對五十萬大軍,朱榑也感受不到任何壓力。
明軍修建的城墻可是足足有十米高,足利義滿根本沒有任何辦法。
一輪又一輪的攻城,就是在給明軍送人頭。
“大將軍,如果再這么下去我們遲早會被拖垮的。”
“明軍已經開始圍剿高麗,等他們解決完高麗后,下一個就是我們了!”
山下擔憂的說道。
東瀛的戰況不容樂觀,局勢并沒有往他們所想的方向發展。
足利義滿無奈的搖搖頭,現在的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五十萬,已經是東瀛的極限。
“這一仗如果敗了,日后就再也沒有東瀛了!”
“我們的后面完全沒有退路,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死戰!”
死戰就相當于要不留余力的和大明硬碰硬。
在不考慮撤退的情況下,肯定會給東瀛帶來巨大傷亡,但擺在足利義滿眼前的,也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大將軍,這是不是有些太……”
幾位大名面面相覷。
難道東瀛真的要到這一步了嗎?
“通知剩下幾位大名,一起開會吧。”
足利義滿擺手道。
很快,東瀛所有的大名都聚集了過來。
他們掌握著東瀛的上層社會,也是東瀛最為頂尖的那一批人。
到了這個時候,足利義滿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了,直接將目前的情況全盤拖住。
擺在東瀛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要么甘愿成為東瀛的附屬國,要么死戰。
大多數的大名都是不想死戰的,但他們更不能接受成為大明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