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個事,爺孫倆早都不想親自動手了。
宋忠帶隊,開始對官場進行大清洗。
看來,國庫又要有一波大入賬了。
五月。
第二次北伐即將開始。
讓朱雄英沒想到的是,其他兩位王爺竟主動找上了門。
“太孫,此次北伐為什么沒有叫我們兩個?”
“你難道覺得我二叔不能打仗了嗎?去年在草原吃了癟,我現在一直想打回去,可現在你只讓老四去,留下我們兩個算怎么回事。”
朱樉雖說在朱元璋面前畏畏縮縮,但在朱雄英面前還是能抱怨兩句的。
況且這兩人的關系也不算差。
朱惘也在一旁附和道:
“大侄子,你這事做的不地道。”
“論軍事,我自認為不輸老四,上次老四就立了大功,這次你還讓老四去,我已經能想象到他從草原回來之后,會有多嘚瑟了。”
“不管怎么說,這次北伐必須要帶上我們兩個,可不能讓老四一個人搶了功勛。”
朱雄英笑道:
“這又不是什么難事。”
“既然二位叔叔主動開口,我哪有不聽的道理。”
對燕王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想變動變動還是很簡單的。
兩兄弟前腳剛走,朱元璋就走了進來。
“怎么,大孫,這兩個孽子又給你找麻煩了?”
朱雄英擺手道:
“當然沒有,皇爺爺。”
“是兩位皇叔,他們在京城先來無事,也想參與北伐。”
朱元璋擺手道:
“讓他們三個去也好,天天在這京城閑著,也不是什么好事。”
“去博元國的人,大孫你想好了?”
朱元璋對博元國十分上心,畢竟這關乎到大明的版圖問題。
朱雄英嘆氣道:
“皇爺爺,已經安排好了。”
“孫兒打算讓允熥去。”
朱元璋有些詫異:
“允熥?”
“是他自己想去的嗎?”
朱雄英點點頭。
“允熥并不想去海外就藩,我就讓他去負責海貿,結果這小子對海上的事來了興趣。”
“我聽手下的人說,這小子天天吵著要出海,喜歡四處瞎蹦跶。”
“前些日子博元國的事傳出去后,允熥便第一時間找上了我。”
朱元璋隨口道:
“算了,他想去就去吧。”
朱雄英補充道:
“如果是讓允熥去的,那可得多帶點人手,畢竟博元國那地方可不好待。”
“現在草原基本上已經平定,也該把矛頭對準南洋了。”
“南洋的小國很多都擅長水上作戰,但大明現在有蒸汽鐵甲船,完全不用怕他們。”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南洋徹底納入大明。”
朱元璋有些遲疑:
“大孫,你可真是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