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應天府造船廠時,朱雄英召集了全國各地的匠人,他們全都是各州府造船廠首屈一指的精英,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書生。
這些書生身上的功名可不低,最次也是個秀才。
功名在朱雄英眼里只是次要的,最關鍵的還是手上的技術。
所有能進入應天府造船廠的讀書人,全都是通過考試從各個大學招進來的。
朱雄英給他們的待遇也不低,每個月都有五十貫鈔。
這個工錢在當時可以說是天價了。
現在的秀才很不值錢,除了身份以外什么實質利益都沒有。
能進造船廠,也算的上是他們很好的一條出路。
朱雄英之所以召集如此多的讀書人,主要還是為了在造船技術上進行傳承。
在古代,很多匠人的技術其實是非常精妙的,即便是放到后世也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但古時候的技術傳承十分嚴苛,許多技術流傳到一半很容易就會失傳。
各門各派的傳承規矩都不同,小到街邊作坊大到宮中嚴選都有嚴密的傳承規矩。
像是什么傳女不傳男,傳長不傳幼都是最基本的。
再加上很多師父教徒弟時,都不愿意傾囊相授,生怕徒弟搶了自己的飯碗。
朱雄英了解情況后,當即立下一條規矩。
在應天府造船廠內,禁止私藏技術。
若是被發現,則嚴加處置。
相反,若是愿意傾囊相授則會得到大量的賞賜。
凡是愿意將技術上繳朝廷的,都會得到三百貫的獎勵。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朱雄英對一旁的黃觀說道。
這段時間,造船廠所有的事黃觀都親力親為,甚至連休息都在造船廠內。
作為正三品的大官,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這等行為,朱雄英都忍不住為之動容。
“太孫殿下過獎了,這本就是臣分內的事。”
“臣只是想讓鐵甲船盡快問世,這樣大明在海上的統治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臣身先士卒,每日操勞在船上,這樣也能為底下人起到警醒作用。”
黃觀作揖道。
朱雄英欣慰的點了點頭。
鐵甲船之所以能制造的這么快,黃觀在其中絕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品大官尚如此,底下眾人又怎敢偷懶?
“殿下,距離下水還要大概三個時辰,要不殿下先休息會?”
貼身太監郭忠細心道。
“不必,本宮就在這看著,不就是幾個時辰,一會就完事了。”
“天氣這么熱,告訴底下人,準備些西瓜給工人們分了,免得熱出病來。”
朱雄英擺手道。
西瓜在現在的明朝也不算是什么特別名貴的水果,但尋常人肯定還是吃不起的。
郭忠很快便拉來了一大車西瓜。
“太孫殿下有旨,這些西瓜,叫大家分了去。”
“攤上這么好的太孫,你們就偷著樂吧,你們見過哪個給公家辦差還給西瓜吃的?”
匠人們爭先恐后的搶過西瓜,大口大口的開始吞咽起來。
天氣炎熱,這些個工人更是天還未亮就出來干活了。
干到現在,嗓子都快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