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能不能讓李銳成遲點走,我們舍不得他!”
“對啊對啊,他還說要請我們吃飯呢。”
與此同時,軍事學堂有不少人都開始拿著行李往外走,他們都是被選中參加遠征軍的。
這一刻他們的臉上全都掛著笑容。
……
“想不到應天府已經變成了這般模樣。”
姚廣孝忍不住感嘆道。
他已經七年沒有回過大明了。
先前這還是一條泥濘的小路,沒想到現在已經變成水泥路了。
不光是路面,就連這碼頭都比之前變得氣派許多。
不僅規模大了許多,就連船只的樣式也都大變了樣。
走的太早,以至于姚廣孝連正陽大道都沒有見過。
看著這寬闊的大路,姚廣孝的內心里忍不住的感到震撼。
這七年,應天府到底是發生了什么,竟變化如此之大。
姚廣孝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都是太孫殿下的功勞。
“太孫殿下,真乃神人啊!”
他這一生,沒對什么人產生過敬意,太孫殿下算的上是一個。
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一般人真沒有這般魄力。
姚廣孝如今六十四了,說句不好聽的,已經不剩幾年活頭了。
現在的他哪都不想去,只想安安穩穩的待在大明。
這等繁華的景象,也該輪到他來享受了。
姚廣孝拒絕了乘坐馬車,他要好好的在這應天府看上一看。
街道上十分干凈,先前的乞丐也全都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商販。
正陽大道上人來人往,秩序盡然,人雖多但絲毫沒有擁擠。
百姓的臉上人人都掛著笑意,氣色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一時間,姚廣孝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些年他去過太多國家,高麗,安南,占城,東瀛,金帳汗國。
但無論哪一個,都比不上大明一半。
他在大明身上看到的是朝氣,是那種蓬勃向上的朝氣。
大明的未來不可估量。
其實姚廣孝本該去年就回來的,只不過因為要等候朱權所以浪費了些時間。
朱雄英召見姚廣孝,主要還是為了重建神話體系的事。
至于高麗這邊,朱雄英選擇讓朱權前去接班。
姚廣孝已經把高麗的其他勢力處理的差不多了,想要維持高麗的穩定并不難。
朱權雖年輕,但也算的上是有勇有謀,接管高麗應該不是什么太大問題。
因為中間涉及到權力的交接,姚廣孝必須要等到朱權抵達高麗才能安心離去。
一來二去,就拖到了今年。
“姚廣孝回來了?”
“怎么不見他來宮里?”
“回稟殿下,姚大人說他要好好在應天府逛上一逛。”
“也是,他都七年沒回來了,也是該在應天府逛逛了。”
“讓他休息一日,明天再來見本宮吧。”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