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制度,朱雄英計劃永久延續。
……
帖木兒那邊的情況暫時還和大明扯不上關系,畢竟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西邊的奧斯曼帝國。
朱雄英也趁著這段時間,對大明的水師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擴充。
預計兩年以后,大明便會生產出足夠的海船。
朱雄英想的很清楚,未來肯定是大航海時代。
誰掌握了海權,誰就能掌握財富。
現在大明的貨船還是太少,遠遠達不到朱雄英所想要的標準。
與此同時,東瀛的九州島也被大明給徹底占領。
“東瀛王室這次倒是學乖了,面對咱們的侵略竟能保持一聲不吭,甚至就連使臣都沒派遣過來。”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笑著說道。
朱雄英微微皺眉答道:
“皇爺爺,并不是他們甘愿一聲不吭,而是他們的使臣還沒有抵達大明。”
這話一出,朱元璋瞬間明白了個大概,肯定是自己人在背后動了手腳。
東瀛面對如此境況,怎可能不派使臣前往。
“這事是老四還是老二干的?”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問道。
此事還真不是一人所為,三位藩王人人有份。
朱樉,朱榑和朱棣早就達成共識,要對東瀛進行徹底的封鎖。
東瀛王室所有派出來的使臣,都被幾人在路上殺害,跟本抵達不了大明。
就算有幾個僥幸逃出去了,也沒有可能順利走到應天府。
雖說他們幾人遠在東瀛,但這可不代表他們在大明沒有話語權。
只要上下打點好,這些使臣別說應天府,就連海關都過不去。
東瀛連著派出數人,全都被幾位藩王斬殺。
不管派出多少人,全都是杳無音訊,這也讓東瀛王室有些著急。
“這樣也好,至少眼不見心不煩。”
朱元璋笑道。
只要這些使臣到不了應天府,那大明朝廷這邊只管裝傻就行。
中止是不可能中止的,畢竟東瀛的礦藏如此之多,能給大明帶來的財富也是數不勝數。
盤踞在東瀛的四個藩王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主,在他們四人的努力下,現在的東瀛已經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朱高熾撤出東瀛后,夏原吉等人也乘船返回大明。
隨從的只有兩三人,剩下的便都是些家眷。
夏原吉回到大明后,第一件事當然是要先向朱高熾報到。
燕王府中。
“殿下,怪老臣無能,此次只帶了兩人回來。”
夏原吉無奈的說道。
倒不是朱棣在其中干涉,而是很多官員都賴在東瀛不想走。
如今東瀛的發財路子很多,這些官員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更不用說去的地方還是安南,那荒蕪之地根本沒幾個人想去。
只有幾個受過朱高熾恩惠的官員,愿意陪其一同前往安南。
朱高熾擺擺手說道:
“先生不必如此愧疚,這樣的情況我早就預料到了。”
“先生你能回來,已經讓我非常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