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樣吧,若是這些漢人大臣主動請辭,還請可汗不要過多阻攔。”
這點才是朱雄英的真正目的。
猛可帖木兒先前已經拒絕過朱雄英一次,條件放低后他也不好再過多阻攔。
畢竟朱雄英可是給了瓦剌不少好處,漢人大臣和這些比起來那可是不值一提。
并且正如朱雄英所說,這些漢人大臣多數都不老實,確實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可汗的位置。
“一為定。”
“若是這些漢人大臣主動請辭,在下絕對不會過多干涉。”
猛可帖木兒答道。
“那就多謝可汗了。”
朱雄英笑著回道。
二人對談判的結果都十分滿意,笑著便回到了各自的營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談判中的一些細節也隨之而定下。
前一天雙方還劍拔弩張,今天就徹底握手和。
談判的結果,很快就傳到了大明和草原。
朱雄英更是直接刊登在了民報之上。
在朱雄英前去談判之前,就已經在民報之上大肆宣傳。
宣傳的主要內容還是關于草原。
草原日后不會成為大明的威脅,并且和大明會交好。
這番操作主要還是為了引導輿論風向,畢竟大明和草原一直都是敵對的狀態。
突然交好,肯定是先要給百姓一個心理準備。
民報上刊登的十分詳細,具體說明了草原承諾給出大明的種種好處,并且還特別標注了雙方交好的好處。
當然,對于燕王被俘的消息自然還是不能放出。
畢竟雙方才剛剛交好,這則消息一旦放出很有可能會引發動亂。
街道上雖然已經有人議論此事,但大多數人并不相信真有此事。
畢竟大明國力強盛,燕王又勇猛無敵,怎可能落入瓦剌之手。
這樣的輿論方向,正是朱雄英所想看到的。
現在當然不能把未來的計劃公之于眾,只能先穩重大明的民心再說接下來的事。
談判過后,朱棣也隨之放出。
瓦剌恭恭敬敬的把朱棣送到大明的營地,也算是向大明表示誠意。
朱雄英答應瓦剌的事,自然也會做到,禁運很快便被解除。
談判過后,朱雄英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到京師,而是在邊關設立了貿易司。
這個部門是專門用來管理大明和草原之間的交易,比如說定價和運輸方面。
草原方面的定價,就只是貨物費用加上運輸費用而已。
這個價格對草原來說已經非常友好,畢竟價格比之前足足低了好幾倍。
瓦剌這邊也遵循約定,專門派了一萬鐵騎用來保護大明商隊的安全。
只要在規定的路線上行進,就絕不會有盜匪出沒。
但瓦剌這邊的騎兵作風很差,運輸的過程中肯定想占大明商人的便宜。
本就利潤低,再讓這些騎兵占點便宜,那么運貨一趟真就什么都不賺了。
朱雄英早就想到了這點,于是專門派了一百明軍作為其中的看守。
這些看守主要還是為了監管騎兵的行為,以免他們剝削商戶。
禁運剛剛解除半個月,大明和瓦剌這邊就已經設立了專門的互市。
大量的草原人來此地貿易,不少部落也開始囤積貨物。
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禁運,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飽飯了。
現在禁運解除,價格反而更加低廉,肯定會激起一波消費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