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事,只需在朱雄英的基礎上提提意見便可,不需要他再多費心。
一方面穩住了朝堂,一方面又讓自己多活了幾年。
……
關于驛站民用的消息,很快就被朱雄英登在了大明民報之上。
得知此消息的百姓,全都激動不已。
雖說還有著一些限制,但對于老百姓來說已經非常人道。
這樣一來,百姓不管去哪都極為方便,并且商人的運貨成本也大大降低。
不僅增加了大明人口的流動性,還促進了大明的商業經濟。
售價是由什么決定的?
成本價。
而運貨所需的費用自然也會算在成本內,驛站民用后大明的物價肯定又會跌上一些。
同時,各個驛站也開始招聘人員。
當然,這些招進來的員工不能算是官職,只能算是合同工,朝廷會定期給他們發放工錢。
朱雄英擬定完驛站革新的章程后,便開始著手處理治警司的問題。
治警司所要做的首要任務便是擴大隊伍。
關于這個話題其實早就提出來過,但現在卻依然沒有苗頭。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朱雄英不想將就。
就算朱雄英設立了層層考核標準,但仍然阻止不了有人走后門。
這些人進入到執法部門絕對會成為一顆老鼠屎,只要錯放進來一個,就會有大批百姓跟著遭罪。
這可不是危聳聽,畢竟治警司的權力極大,利用職權來剝削百姓完全沒有問題。
朱雄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設立了治警司學堂。
這里培養出來的人才,朱雄英才能完全信任。
關于學堂招人,朱雄英也層層把關,設立了嚴格的標準。
學堂主要考慮招收平民百姓,官員子弟皇室宗親基本上全都被排除在外。
只有平民百姓才會可憐平民百姓,這一點不假。
官家子弟和這些百姓全都不在同一階層,對大多數百姓的遭遇根本不能感同身受,正何為不食肉糜那樣。
只有在經過治警司學堂培訓過后,才能順利入職治警司。
學堂里面的課程大致和軍事學堂差不多,但訓練強度自然要低上許多。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傳遞思想,培養素質,不讓任何濫竽充數的人混到治警司的隊伍中去。
當朱雄英忙完這一切后,已經是深夜。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也未休息,還主動前來華蓋殿。
“咱看著燈還亮著,就知道你還沒睡,在忙何事忙到現在啊?”
朱元璋笑著說道。
朱雄英有些愣神,但還是很快反應過來說道:
“讓皇爺爺操心了,孫兒在忙驛站民用和治警司學堂的事。”
“倒是皇爺爺,為何現在還沒有入睡?”
“難道是有什么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