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的民報一經發布,效果出奇的好。
整個應天府內掀起了一陣民報的熱潮,無數百姓爭先恐后的閱讀著民報上的內容,甚至有些不識字的百姓還愿意多花幾文錢讓說書先生念給自己聽。
在這個娛樂項目匱乏的年代,民報似乎已經成了百姓們重要的解悶方式。
以前的國家大事幾乎與百姓毫無關聯,他們本能的認為這就是官老爺的事。
但現在自從新版民報的出現,百姓對國家大事也多了幾分關注,甚至每個人心中都多了些國家榮譽感。
這可能是大明百姓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做榮辱與共。
……
欽天監中。
在外人眼中,欽天監可算不上簡單。
至少所有人對他的印象都是充滿了神秘感,甚至還有幾分神話色彩。
朱雄英自然也是這么認為的。
這次前來欽天監,除了會見劉日新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朱雄英也想來此地看看。
這地方被人傳的神乎其神,就連朱雄英都信了三分。
但真正來到欽天監后,朱雄英卻大失所望。
雖說名義上是欽天監,但外設布局卻和翰林院幾乎分不出差別。
這里的所有官員都在埋頭苦讀,一張張桌子上全都擠滿了欽天監的官員。
甚至還有很多官員一邊看書一邊在紙上作畫,他們所畫之物朱雄英一個也不認識。
如若不是有一些風水羅盤,銅錢木劍所在,朱雄英甚至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
朱雄英在此地來回巡視了一陣,竟無一人上來參拜,眾多官員之中甚至連抬頭看朱雄英一眼的都沒有。
過了半晌,才有一官員后知后覺上來行禮。
“臣有眼無珠,參加太孫殿下!”
朱雄英擺擺手,并未難為此人,隨后轉身吩咐道:
“帶本宮去見劉日新。”
“遵令。”
劉日新作為欽天監的監正,自然是有自己的獨立辦公空間。
朱雄英在人的帶領下直接走了進去,劉日新正伏在桌上苦研書籍。
聽到門口的腳步聲,劉日新竟頭也沒有抬的說道:
“我是不是和你吩咐過,這個時候我誰也不見!”
語氣強硬,頗有幾分酷吏的味道。
朱雄英笑著說道:
“怎么了,劉大人,連本宮也不見嗎?”
劉日新聽到此話才緩緩抬起頭來,映入他眼簾的竟是太孫殿下。
劉日新趕緊起身跪倒在太孫殿下面前,辯解道:
“臣劉日新不知太孫殿下要來,有失遠迎,請太孫殿下恕罪。”
朱雄英笑著說道:
“怎么,你這欽天監的官員是都不愛理人嗎?”
“本宮來了半晌竟一個迎接的都沒有,你讓本宮吃痛了閉門羹啊!”
劉日新急忙磕了幾個響頭說道:
“請太孫殿下恕罪!”
“請太孫殿下恕罪!”
朱雄英并無刁難劉日新之意,擺擺手便讓他起身了。
朱雄英之前與劉日新短暫的見過一面,但當時太過匆忙朱雄英并未對此人留下什么太過深刻的印象。
此次前來,也是想要探探這個劉日新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