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
李善長在下方欲又止,朱元璋見到后問道:“善長,咱只問你一個問題,這六十萬兵馬北上,還缺什么東西?”
李善長視線掃過江齊昌等御史官,這些人素來最愛上奏彈劾,如今卻是不發一。
不過是因為他們的兒孫也在羽林右衛中。
這些人甘心為大明搏出一個萬世太平來,他們怎好出反對。
沉默良久,李善長拱手道:“回皇上,六十萬兵馬,糧草、銀錢、武器都缺的緊……”
朱元璋一拍御案,朗聲道:“國庫的銀子你都取走,另外,自今日始,宮中所有人節衣少食,省下的東西都送去北邊!”
李善長聞為難道:“皇上,即便是如此,也不夠……”
六十萬兵馬啊,任何一項用度都是天大一筆數字。
朱元璋此時也沉下了臉,思索著該怎么籌備軍用。
正在這時,一直低頭不語的江齊昌這會兒上前一步,“皇上,老臣愿拿出全部家產兩千兩銀子,贈予北伐大軍。”
聽聞此,殿內的文武大臣一個個爭先恐后起來,“皇上,微臣家中有五百畝薄田,五百兩銀子,任由朝廷取用。”
“還有老臣,只要北伐大軍用得上的,盡管拿走!”
“……”
叫的最大聲的竟然是那群文官。
畢竟,他們不止是為了身處羽林右衛中的兒孫,更是為了踏平北元這一弘大理想。
此乃漢唐未競之功業啊!
如若在他們手中辦成,何愁不名傳千古、流芳百世?!
“皇上,缺的那些糧草武器,只要我們有的都拿出來!太孫和那些孩子可是將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咱們這些老骨頭自然不能拖后腿!”
“臣真是恨不得親臨戰場,多殺一個韃子,太孫他們就能安全一分。”
“是啊……”
朱元璋看著下首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臣子們滿意地笑了笑,隨即又沉下了臉。
“咱們已經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不怕這一次!咱要讓這洪武一朝之后,再無北元!”
“善長,你把咱的話都寫在告示上,讓底下的百姓都好好看看。”
“大孫說得對,昭昭日月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臣遵命!”
散朝之后,一眾文臣聚在一起商量議事。
“咱們上不了戰場,也得為他們做些什么啊。”
“江大人,您文辭犀利,將太孫之寫成稿件投到《大明民報》吧,讓那些百姓都知道知道此事。”
“好!”
“那我們不如去街上募捐,想來百姓們也是愿意支持北伐大軍的?”
“一起一起……”
應天街頭,眾多文臣的身影出現在大街小巷內。
與此同時,朱雄英與羽林右衛的英雄事跡也隨之傳揚開來,傳進了應天府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太孫大義啊!竟愿以身作餌引誘韃子,老夫佩服,愿獻白銀千兩支援北伐大軍。”
“這些該死的韃子,十幾年前把他們攆走過一次,這一次一定能把他們全都滅掉!”
“大人,這是民婦家中新收的菜,送給那些軍爺吃吧!”
“大人,咱這銅板不多,但也是一份喜意,還請您收下!”
“老子豁出去了,只要北元能被滅,就算把家產都捐出去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