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朱元璋的驚訝表情,他解釋起來:“這二百畝田地,孫兒完全可以將其分置在不同的官員轄區內,只以最低的六石糧稅去官府登記,如此一來,這二百畝地就無需再交一分稅糧。”
霎時間,殿內眾人均是用不可置信的眼光看向朱雄英。
這么離譜的話你就這么淡定地說出來了?
但是仔細一想,好像確實可以這樣做。
朱元璋臉色陰沉至極,心思急轉間,顯然已經想到了絕對有人會這么干,甚至這些人不在少數!
真是膽大包天!
朱元璋緊咬著牙,他給出的優待竟是縱容這些人成了大明的蛀蟲!
見著朱元璋的臉色,朱雄英再次開口道:“這其實已經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哪怕有官員沒有這么多的田,也會有豪紳巨賈把自己的土地掛到對方名下去免稅,雙方都受利。”
“想要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只要做到‘官紳一體’,收稅納糧即可。”
“該收多少稅就收多少稅,讓他們不敢再鉆空子。”
“但還有一點若是不變,問題就會層出不窮永遠也無盡頭。”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悠悠嘆了口氣,“你說。”
“皇爺爺,那些官員的俸祿太低了,便是不想貪,生活也逼得他們去貪!”
“一家人想要供養出一個讀書人多么不容易,十年寒窗都不止啊,可一朝得以入朝為官,發下來的俸祿就那么點,什么雄心壯志、凌云之念也被生活的瑣碎給磨平了。”
“當了官后,若連自己家人都養活不起,何談造福百姓呢?”
“他們或是不得已或是本性如此,總之是走上了貪墨之路。”
“因為只靠俸祿是活不下去的!”
聽到這話,朱元璋如遭雷擊,失神一般地后靠在了椅子上。
他最引以為傲的便是自己治下見不到貪官,每一個官員都是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大明對貪官的刑罰也是歷朝歷代中最重的。
大明沒有貪官,完全是嚴苛酷刑下造就的結果。
可朱元璋反倒忘記了,一味的壓制得到的只會是更大的反抗。
最好的防貪腐之法,正是高俸。
朱雄英對著朱元璋拱手一禮,“皇爺爺,孫兒認為高俸養廉才是正道。”
啥?
朱元璋怒目圓瞪,“你這是什么意思?咱給了他們高俸祿,那些人就不會貪污了?”
“大孫,你可知道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
聽到這里,大虎、湯和和一邊的馮貴拼命地對朱雄英擺手,示意他別說了。
但朱雄英只當做看不見,神色如常一般地接著開口道:“可如今不知多少官員是被逼著貪污,他們貪污也只是為了活下去。”
“若是此法能讓大部分的官員不再汲汲營營,而是真正投入到政務中,做一個為民造福的好官,豈不是比如今遍地清官的情形更好嗎?”
“皇爺爺,清官并不代表對方就是好官,若是有才,便是給他多加俸祿又何妨?”
“孫兒覺得能者多得才是應當的!”
“你——”
朱元璋伸手指向了朱雄英,氣得呼吸都急促起來,“你這是指著咱的鼻子罵啊!”
“膽大包天,膽大包天!”
朱雄英心下嘆了口氣,即便知道這樣做會上朱元璋的心,但他還是要說。
畢竟,刮骨療毒,才能徹底清創。
否則,大明遲早要被拖沉。
“皇爺爺,日后孫兒繼位為天子,定然修改律令,無用糟粕盡皆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