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東瀛三國派出的使節進貢的乃是國禮,盡管朱元璋不待見他們,還把人下了詔獄,可禮數不能丟。
這禮還是要回的。
讓這些老臣進宮也是為了商議此事。
朱元璋把朱雄英用來駁斥朱標的一番話盡數說給了眾人,隨后看向他們問道。
“你們誰來想個法子,此次給這三國的回禮該怎么回?”
藍玉等武將一個個撓頭,啞了嘴,李善長與郭桓等人倒是湊在一起低聲商議幾句。
很快,李善長出列拱手一禮,“回皇上,臣等商議后,私以為不若將經史子集贈予東瀛三國。”
“圣人之,教化萬邦,東瀛、交趾、高麗三國,不過蠻夷也,若得圣人經典,想必也能教化當地百姓,如我大明臣民。”
“況且,這些儒家書籍各地書鋪皆有販賣,那些使節也能買到,還不如我們主動相贈。”
“也好叫三國國君知曉,何為忠君,愛國。”
聽到這番話,朱元璋面上一喜,“甚好!他們不是想要書嗎?咱多送他們一些圣人經典,讓這些番奴好好學學圣人之!”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不貴,意頭好,還讓那三國挑不出錯處來!
“就按這樣半,善長,你負責此事,一國給裝一車的經史子集回去,就挑一些最常見的。”
李善長應下,隨即又道:“皇上,臣還有一法,送那些普通的四書五經過去,說不定那些番邦會覺得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國,未免小氣,不若將皇上的御筆親書以及諸位皇子皇孫翻閱過的書籍也當作回禮。”
“如此一來,也能讓那些小國之民一觀我大明天子龍孫之筆墨,一舉數得啊!”
聞,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絕,大笑出聲。
“哈哈哈善長你真他娘的是個人才啊!這下好了,直接把那三國人的嘴給堵住,省得他們在那嘰嘰歪歪,咱都把自己看過的書賜給他們了,看他們還有什么好說的!”
不得不說,李善長這一計實在很妙,可他卻想不到朱雄英……
得了主意后,朱元璋當即下令,“馮貴,你去太子還有其他藩王、皇孫那里,把他們不用的舊書都收起來,和別的書裝一起,然后交給善長就行了。”
“是!”
馮貴領命后,很快就帶著人去到了各個宮殿討書。
坤寧宮。
朱雄英蹲在茅廁時上大號,鼻子里還塞著兩個小棗以防吸進來臭氣。
按照他的估算,等手上這五頁紙用完,他交給王石頭的造紙術也能造出來成品送進宮了。
正好能接上。
完美!
上廁所當然要用紙啊!
可是縱觀歷朝各代,簡直是什么東西都能拿來當廁紙,這真的是人能想出來的主意?!
最讓朱雄英記憶深刻的是中世紀的西方貴族,他們居然用大白鵝當廁紙。
每次擦完之后,大白鵝脖子上都是翔。
而且用完就扔進河里,一次性使用,主打就是一個奢侈。
那可是大白鵝啊,朱雄英不信西方的大鵝有那么乖,竟然不叨人的。
亂七八糟想了一堆有的沒的,終于解決了的朱雄英一身輕松地出了茅廁。
此時的他并不知道,馮貴已經領著一眾太監把各宮殿找了個遍。
終于發現一個驚悚的事實。
整個宮里,那些被廢棄的無用的四書五經,竟然一本都沒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