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奇咧開嘴巴笑道:“葉書記,沒想到您會到我們縣當領導。”
葉正陽上次來,只是要與張漢奇見上一面,并沒有太關注村子里的扶貧工作,因此這一次來,就讓張漢奇好好介紹一下扶貧工作。
張漢奇邊走邊講,葉正陽聽了,頻頻點頭,來到一處扶貧工廠,里面有種花種草的,幾人便走進去看一看。
扶貧工廠有上面所投的資金,用來幫助村里脫貧的,村里的貧困戶入了扶貧工廠的股,如果扶貧工廠賺了錢,便可以分給他們一些。
葉正陽聽了介紹后,便點了點頭,如果扶貧工廠經營好了,村民當然可以脫貧,但是如果經營不好,那就白忙活了。
“葉書記,村里頭是古村落,上次我和您講過了,可以發展旅游業,但是現在還沒有往這方面考慮。”張漢奇指著前面一大片房屋,又對葉正陽道。
葉正陽聽了后,說:“你沒向鄉里匯報這事嗎?”
張漢奇看了劉翠潔一眼,說道:“鄉里頭也沒錢搞這事,只有縣里頭投資才行。”
葉正陽道:“鄉里頭要向縣里打報告,劉鄉長,你們是什么想法?”
劉翠潔忙道:“旅游投資很大,縣里頭沒錢投資,葉書記,這旅游業能發展起來是好,但是一時半會是見不到效益的,再說了,誰會到我們這個地方旅游?”
葉正陽道:“事在人為,不去朝這方面想,怎么可能見到效益?我覺得可以搞一搞,如果你們鄉里愿意搞,回頭可以寫份報告交到我那里。”
劉翠潔聽了,想了想,答應下來。
林華在旁邊插了一句話:“我覺得只要把路修好了,就會有游客過來玩,前期可以不要門票,只要有人愿意來,就能帶動經濟發展。”
劉翠潔笑道:“沒那么簡單,沒名沒氣的,游客才不會來。”
葉正陽在村子里轉了大半天,與村里的群眾見了面,聊了聊,村里群眾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年輕人都走了。
農村凋敝,農村人一旦失去勞動能力,就沒了收入能力,自然就貧困了。
因而便會看到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依然會四處找活干賺取一些非常微薄的收入。
“扶貧資金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費了,要拓寬扶貧渠道,扶貧的過程也是發展經濟的過程,不能把扶貧工作僅僅看成扶貧工作,那樣就沒格局了,扶貧工作歸根結底還是發展經濟,不發展經濟,永遠也脫不了困。”
葉正陽很鄭重地對劉翠潔說道。
劉翠潔連忙答應下來。
葉正陽離開古烏村后,又去了其他村看了一看,發現扶貧工作還是古烏村做的最好,其他村有應付之嫌。
轉了大半天,回到鄉里時,劉翠潔請他在鄉里吃飯,葉正陽問:“書記呢,書記怎么沒在家?”
劉翠潔笑道:“賀書記有事不在,您來的時候還在的,可能去縣里了。”
葉正陽聽了道:“哦,他挺忙的啊,縣里有會議嗎?”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