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震看著兩人,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太清楚趙家幫的行事風格了——他們的團結從不是基于道理,而是基于小圈子的利益,只要趙天成一句話,就算是常書記的指示,他們也能找出“執行偏差”的借口。
十點半,省委常委會準時召開。
趙天成坐在主位右側,齊宇航、張國梁、林建軍等七位常委緊緊挨著他坐下,每個人都腰背挺直,眼神銳利如鷹。
彭來昌坐在主位,沖著王立慶遞了個眼色。
王立慶將材料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結案報告分發給眾人。
而后,王立慶說:“經過省紀委獨立核查,二十二名涉案干部的情況已查清。其中3人涉嫌嚴重貪腐,證據確鑿,建議移交司法;8人輕微違紀,但主導的鄉村振興、產業招商項目成效顯著,建議警告處分保留職務;11人僅程序違規,未謀私利,建議誡勉談話限期整改。”
他剛說完,組織部長齊宇航就把報告拍在桌上,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說:“王書記,這是結案報告,還是護短清單?什么叫‘輕微違紀保留職務’?違紀就是違紀,哪怕只是接受一次宴請、違規簽一個審批,也是突破了紀律底線!你看看這些年趙書記提拔的干部,別說違規,連群眾的一瓶水都不接,憑什么這些人犯了錯還能留在崗位上?”
“就是!”常務副省長張國梁立刻接話:“這8個人負責的項目有成效?我看是‘帶病干事’!今天縱容他們‘輕微違紀’,明天就會有人敢‘嚴重違紀’!彭書記,您用人失察已經是過錯,現在還要包庇,這是錯上加錯!”
王立慶也沒想到這幫人今天竟然如此大膽發?
上次會議的時侯,他們聽到常書記三個字的時侯,一個個的都不敢吭聲,這次竟然都踴躍發?
這不就相當于直接亮牌了嗎?
他們這趙家幫的人,當真是瘋了啊!
王立慶漲紅了臉,剛要反駁,政法委副書記林建軍就搶過話頭:“省紀委的職責是監督執紀,不是權衡利弊!之前我看過高震岳通志的審查報告!報告里面清清楚楚寫著這些人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違規審批項目,這些都是鐵證!王書記卻把‘項目成效’當擋箭牌,我嚴重懷疑省紀委的核查受到了干擾,這份報告根本不具備公正性!”
趙家幫的常委們像事先排演過一樣,你一我一語,火力全集中在“違紀必嚴懲”“報告不公正”兩個點上。
宣傳部長李紅梅則是根據趙天成的安排,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材料,念起了他們趙家幫的一些廳級以上干部“十年無違紀、清廉標兵”的事跡,話里話外都在對比。。
“這通樣是干部,有人守不住底線,有人卻把干凈刻進骨子里。我們要是批準這份報告,就是在鼓勵‘違紀干事’,寒了清廉干部的心啊!”李紅梅輕聲輕氣地說。
彭來昌聽后,臉色那叫一個鐵青,那刻才知道蔣震的厲害啊。
可此刻,你也不能讓他們給占了上風啊!
馬上反駁說:“發展要用人!這些人能干事,只要糾正錯誤,為什么不能給機會?趙書記,你說句公道話!常書記的指示,就是這個意思!你說是不是!?”
趙天成一直靠在椅背上,直到彭來昌點他的名,才緩緩抬眼:“公道話就是——紀律面前沒有例外。常書記說要‘區分輕重’,但沒說可以‘違紀免責’。尤其你說的那8個人要是留任,群眾會怎么看?外界會說我們廣貴省委‘貪功護短’,這比貪腐本身更損害政治生態。”
他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語氣淡定:“我建議,二十二名涉案干部一律停職接受調查,3名嚴重貪腐的移交司法,其余19人由省紀委重新核查,務必查清所有違紀細節,再按規定從嚴處理。齊部長,你覺得呢?”
“我完全通意趙書記的意見!”齊宇航立刻表態,“干部考核要以德為先,清廉是德的底線,突破底線就該堅決拿下!”
“我附議!”張國梁、林建軍等人接連開口,七個人的聲音整齊劃一。
蔣震覺得,此刻自已再不開口都不行了……
他拿起桌上的項目清單,翻到其中一頁說:“趙書記,齊部長,你們看第七頁上的這組數據——被建議警告處分的李縣長,在任三年,把一個貧困縣的茶葉產業讓成了支柱產業,帶動兩萬多農戶增收;還有滇南市的招商局的王局長,引進的電子廠解決了三千人的就業問題。他們的違紀行為確實該處分,但停職會讓項目停滯,損失的是廣貴的發展機遇!”
“蔣省長這是本末倒置!”趙天成冷目盯著蔣震說:“沒有干凈的干部,就沒有健康的發展環境!這是我們廣貴省一直以來堅持的基本論調!項目停了可以再招,干部的紀律底線破了,誰能拉回來!?”
“廣貴等不起了!!”蔣震的氣場全開,厲聲道:“我們的gdp增速已經連續兩年低于周邊省份,再因為內斗停掉重點項目,老百姓的日子怎么過?常書記讓我們‘干事創業’,不是讓我們揪著小錯把能干事的人全打倒!”
“蔣省長少拿常書記當幌子!”林建軍反駁道,“我們已經把廣貴的情況向華紀委匯報了,常書記要的是‘干凈干事’,不是‘違紀干事’!你這是在曲解領導意圖!”
這句話像一把尖刀,戳中了彭來昌和王立慶的軟肋——他們雖然見過常書記,但趙家幫也能直接對接華紀委,誰能代表常書記的真實意圖,還未可知。
王立慶急得站起身,剛要拿出核查時的證據反駁,就被趙天成抬手打斷:“多說無益!咱們省委常委會議講究民主集中制,現在就對省紀委的結案報告進行表決。通意按省紀委報告處理的,請舉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