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就是有備而來,尹仲夏在滄州上任的這幾年干過的所有壞事,他們全部都調查清楚了,人證物證聚在,尹仲夏抵賴不得。
那些被尹仲夏迫害的人們,當場喜極而涕,跪地哭喊,一個勁兒說蒼天有眼。
刑部、大理寺還有御史臺的人把尹仲夏干過那些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讓其全城的百姓都知曉。
一時間,群情激奮,全城的百姓都恨不得揍他一頓。
尤其是在百姓們在得知,尹仲夏是向上行賄,花了大筆錢,討好了某個貴人,這才升官調到滄州當刺史時,更是氣憤不已。
百姓們想知道尹仲夏討好的貴人是誰,想讓這個貪污受賄的人也得到相應的懲罰。
于是在一番嚴刑拷打之下,尹仲夏便把自己行賄的對象說了出來。
原本在盛元帝的算計之下,他說出來的行賄對象會是和曲墨凜有關的人,最終指向曲墨凜。
如此一來,讓曲墨凜這兩年來在南方的建樹和政績都會煙消云散,也會再次身敗名裂。
但在曲墨凜的安排下,尹仲夏說出來的行賄對象最后去指向了盛元帝。
尹仲夏更是當眾說出,自己收刮來的錢,大將近九成都上供給了盛元帝。
這番話一出,無異于一滴水落進熱油里,直接讓在場所有人都沸騰了起來。
刑部、大理寺還有御史臺的派來審理此事的官員也傻了眼,他們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他們對百姓說,尹仲夏是瘋了胡亂語,故意中傷盛元帝,尹仲夏的話不可信,之后便驅散百姓。
最后,這場大張旗鼓的審理草草收場。
雖然后來刑部、大理寺還有御史臺的派來幾個官員做了安排,直接把尹仲夏弄瘋,以此來維護盛元帝的名聲。
可那日在場的百姓太多,還有其他地方的人,這流經過一夜的發酵已經傳了出去,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而這個時候,盛元帝的寢宮被雷劈之后,天邊傳出來的‘國君不仁,蒼天降罰’的這件事,一會兒因此帶來的那些不好的論,也一并在滄州流傳開來。
滄州的百姓知道這事后,更加確信尹仲夏的話,并認為盛元帝不是什么好皇帝。
所以,不管那幾個從京城來的官員怎么努力的去挽回盛元帝的名聲,也無濟于事。
盛元帝在滄州的這邊的名聲已經毀了,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事會南方的這幾個州城都流傳開來。
如此解氣的事,姜婉鈺來來回回的看了好幾遍。
要不是一直記著外面有很多人盯著,得小心謹慎,姜婉鈺只怕都要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眉眼彎彎的看著曲墨凜,無聲的對他夸贊道:‘你這把干得真漂亮,那位知道這事后,絕對會再次被氣得吐血昏迷。’
曲墨凜看著她這樣,不由的勾起了嘴角。
隨后,他摸著姜婉鈺的腦袋,‘那你消氣了嗎?’
盛元帝若是知道自己再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差,他一定會被氣得吐血昏迷,這是必然的。
但比起這個,曲墨凜更關心姜婉鈺的心情。
姜婉鈺連忙點頭,臉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消氣了,我這會兒身心十分舒暢。’
一想到盛元帝氣得吐血的場面,姜婉鈺的心情就特別蘇爽。
而尹仲夏說出那些話時那場景,也一定是十分震撼。
只是可惜了,她沒能親眼看到這令人大快人心的一幕。
隨后,姜婉鈺把將這第三張紙扔進碳爐里,看著火舌快速的卷起這薄薄的紙張,幾息之間便將其燒成灰燼。
等紙張全部燒完后,姜婉鈺這才收回目光看向最后一張紙。
最后一張紙上,寫了尹仲夏的家人極其下屬的下場,還有瑣碎的消息,不是特別重要。
姜婉鈺看完后,便將其燒毀。
但燒毀后,姜婉鈺便想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