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要成立國坊的消息,迅速從工部傳播到其余各部,成了京城官場最熱烈的話題。
工部官員,凡是有資格參加當日會議的,都成了社交圈中的香餑餑。各部官員一改之前不屑的態度,熱情地請他們吃飯,希望能獲取
張遠已死,此時問問嚴世藩就知道了。若果然是他當年埋下的伏筆,此功倒也不可埋沒。”
蕭風只得忍氣吞聲的做最后的反擊:“師兄,我不是嫉賢妒能,你知道我不是那種人。
只是即使當初嚴世藩和張遠聯手派了個細作,還不知道誰是主導。人在海盜倭寇群中,難免不變壞的。
如今羅文龍能真心歸順,必是多年以來,一直有人與他沒斷了聯系。我大膽推測,這必是張廠公所為!”
嚴嵩終于忍不住了,他冷冷的開口道:“蕭大人,難道天底下的功勞都只能是你一個人的嗎?大明國運其他人就不能效力了?
小兒東樓也是自幼飽讀圣賢之書的,雖有些毛病,但也不至于一無是處吧。
為何就不能是他一直與羅文龍保持聯系,暗中教誨行事呢?”
蕭風也冷笑道:“空口白牙的說說誰不會?我就敢斷定,嚴世藩絕沒有那個耐心和情懷,與一個小小的細作保持聯絡。
細作本身應該就是東廠所派,這是東廠的份內之事,不過張廠公與嚴世藩關系好,給嚴世藩順便署名罷了!”
嚴嵩大怒:“你說老夫空口白牙,難道你這番話反而是有理有據了?”
蕭風笑道:“嚴大人,凡事要合情合理才行。嚴世藩若不是貪腐作惡,怎會被驅逐出京?
我以此為據,說他在此事中功勞微小,是合理推測。難道一個貪腐作惡的官員,心懷朝廷反而是合情合理的不成?
嚴大人既然無法根據現實做合理推測,那就該拿出真憑實據來,證明嚴世藩這些年確實和羅文龍一直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