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不等夫人說話,一溜煙的就跑了,管家眨眨眼睛,也跟在后面跑了出去。
劉彤一個兩百米沖刺,跑到蕭府大門口,倒是躊躇起來。
按說以他未來岳丈的身份,上面問問,訓斥兩句,倒也說得過去。問題是這點事確實顯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這年頭,以蕭風的多重身份,在普通人看來,不經常去春燕樓才有點奇怪呢。
而且這次的信息來源也不太好說出口。說我劉府管家趴在門縫里偷窺你蕭府大門?這說出去也太丟人了吧?
而且質問中是決不能提燕娘的,否則蕭風一問,你們是怎么認識燕娘的,那不是不打自招嗎?
正在猶豫中,身后有人拍了一下劉彤的肩膀,嚇得他差點跳起來。
一身官服的戚繼光笑嘻嘻的看著劉彤,說話倒是頗為恭敬。
“哎呀失禮失禮,沒看清是劉大人。我離老遠就看見兩人在蕭府大門口轉悠,又不敲門,怕是有事,就貼著墻根走過來了。
想不到是劉大人和管家,倒是嚇到了劉大人,恕罪恕罪。不知劉大人有何貴干,是來找女婿的嗎?”
戚繼光是世襲的四品武官,比劉彤的戶部郎中正五品還要高一級,不過大明朝文高武低,兩人算是拉平。
戚繼光的客氣主要是看在蕭風的面子上,這畢竟是蕭風的未來老丈人。不過戚繼光的客氣中帶著幾分調侃也是因為蕭風,因為全京城都知道劉彤跟蕭風之間的恩怨故事。
劉彤知道這小子和蕭風過從甚密,哼了一聲。
“不錯,老夫找他有點事兒。剛才之所以轉悠不敲門,是因為,嗯,是因為老夫丟了點東西,所以轉圈找了一下。現在找到了,這就敲門!”
管家趕緊上前敲門,小門打開,戚安出來一看,頓時有些慌了。那日蕭風去送禮,劉彤開大門迎接,戚安是認識他的。
“劉大人,您怎么來了?您稍等,我這就去通稟蕭大人出來迎接。少爺,您先進來吧。”
其實按規矩,戚繼光父親已去世,戚安應該管他叫老爺了,就像巧娘叫蕭風一樣。但戚安比戚繼光大三十多歲,正經是看著戚繼光長大的,這習慣確實不好改。
戚繼光笑著走進小門,回頭對劉彤說道:
“沒錯,您來了,不能跟我一樣走小門進去。以您的身份登門,蕭風是必須大開中門迎接您的。”
此一出,劉彤頓時急了,他跑過來其實一大半原因是為了躲避夫人的制裁,質問蕭風本就是順便的事。
雖然此事錯在蕭風,但家丑不可外揚,如果蕭風真的開大門迎接自己,搞得沸沸揚揚的人盡皆知,那就壞了。
蕭風在這方面的名聲本就不好,也不存在人設崩塌。但劉府也跟著蕭風丟了臉,而且關鍵是夫人知道他把事鬧大,讓女兒難堪了,九成九的會兩罪并罰,后果堪憂。
夫人和女兒都偏向蕭風,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別到最后,蕭風風流享樂,真正吃苦的卻是自己這個準岳父,那就太不值得了。
所以劉彤趕緊挺著肚子,跟在戚繼光的后面就往里擠,一邊擠一邊說著。
“都算一家人,何必計較這些虛禮,我就這么進去就行!”
聽聞劉彤上門,蕭風倒是有些吃驚,也不敢失禮,趕緊請到自己的中堂敘話。
巧娘和巧巧更是十分賣力,好茶細點,走馬燈似的伺候著劉彤,生怕劉彤對自家老爺挑出錯來。
這副十分殷勤的態度,不但讓劉彤十分滿意,連管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人家都這樣了,老爺你可得心里有數,別惡語傷人啊。
劉彤也覺得有些難以啟齒,但總不能這么晚了,跑到人家府上來,只說自己是來遛彎的吧?
這是在家里,不存在家丑外揚,逛青樓的是他,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在喝了兩杯茶后,劉彤也做好了心理建設,捋著胡子慢吞吞的開口了。
“賢侄,我今日飯后散步,路過門口,看見你是坐著春燕樓的車回來的?”
蕭風這才明白劉彤上門的原因,忍不住笑了。他的心思都用在和陳公公斗智斗勇上了,確實在這些小事上沒想太多。
雖然以這個時候的道德標準看,這根本不算事。但蕭風來自后世,將心比心,人家閨女都要嫁給自己了,發現自己跑去逛青樓,過來問問,也實屬正常。
因此蕭風沒有撒謊,十分恭敬的回答。
“伯父動問,小侄不敢隱瞞。只是此事牽涉宮廷,伯父知曉未必是好事,小侄為伯父著想,還是不知道的好。
若伯父一定要知道,小侄這就源源本本的告知伯父。只求伯父保密,否則咱們劉、蕭兩家都要被抄家滅門。”
劉彤嚇得一下子跳起來,連手里的茶水都潑在了臉上。
“不要不要,我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