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怪,把三個女兒都給投井了之后,那女人再次懷孕,竟然生了一個兒子出來。
自此往井里投女嬰能生兒子的這件事兒悄無聲息的就傳來了,附近的村子里幾乎只要有女娃出生就會被扔進那口井里,漸漸的,長年累月的那口井被丟下去的女嬰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后來有一天,附近扔過女嬰的村民家里總是能在夜里聽到女嬰們的哭聲,就算堵住耳朵,依然能夠聽到,無時無刻折磨的他們苦不堪。
雖然都覺得女孩的命不值錢,但是好歹是一條生命,他們也自知做了虧心事兒,覺得是那些被投井的女嬰心有怨氣才來家里搗亂。
于是村民們集體湊錢請了法師過來鎮井,法師也是有本事的,在井正前方立了一塊碑,又將那條路封為陰路,自此以后村民們就再也聽不到女嬰兒的哭聲了。
但是法師叮囑,這口井里的女嬰剛出生還沒享受父母的寵愛這世間的繁華就被投了井,怨念太重不愿投胎,同時她們恨極了男孩子,所以凡是十歲以下的男孩兒都盡量別走這條陰路,就算要走也必須尊重這條路,尊重這口井。
因為女嬰就是因為自己不是男孩兒才被投井的,所以雖然恨極了男孩兒,也羨慕極了男孩兒,只要男孩兒對她們表現出了尊重和涵養,井里面的怨靈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去為難過路的男孩兒,最多小小的捉弄一下打個招呼。
但是這口井“惡名在外”,本地人幾乎從來不走那條路,只有不懂的外地人或者不信邪的外地人會走陰路。
這不,邢夫人和她兒子就是不信邪的外地人,這回好了,遭報復了吧。
聽完這個故事之后,小軟軟不滿的撅起嘴巴,“女兒怎么了,女兒就不好了嗎?”
隨后有點受傷有點擔憂的道,“爹爹,你是不是就很喜歡我這個閨女啊?”
霍楚辭重重一點頭,“那是當然,你是爹爹的小棉襖,爹爹怎么能不喜歡?”
小軟軟這才高興了,然后又嘆了口氣,同情的道,“被投井的那些女孩子真是可憐。”
她小時候在鄉下長大的,自然見識過重男輕女的家庭,那樣的家庭里男孩子不用干活,還可以讀書寫字,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男孩子,而女孩子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干最臟最累的活,到了年紀就會被父母賣掉換銀子。
霍楚辭問道,“那些將女兒投井的人家,最后都生了兒子嗎?”
店老板道,“沒有,大多數人家將女兒投井了之后都沒有生出過兒子。”
話匣子一打開,店老板就收不住了,“有的人家第一胎生了女兒結果為了第二胎生兒子就將養了幾年的女兒投了井,結果連女兒都生不出來了,這么多年一直沒要上孩子,加上老兩口結婚晚歲數大了現在幾乎成了絕后之家了。”
“又紛紛后悔當初還不如不把那女娃給投井了,也不至于他們老了之后病床前連個喂藥的人都沒有,可是這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后悔藥,那老兩口也只能孤苦無依的過活后半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