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曾提出治學三境界,其中第三境界名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辛棄疾的名篇《青玉案》為引,生動形象的解釋了機遇的重要性。
古往今來,學者對王國維的三大境界各有分析,而在我看來,所謂的機遇,其實就是選擇。
選對了,一朝頓悟,如王陽明龍場悟道,成就半圣。
選錯了,便是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落得一失足千古恨的結局。
比如我。
曾以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陳雅慧,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愛情,一往無前。
結果換來了什么?
恰恰符合了這首詩的后半篇。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拋后方知曉,如若沒生命,愛情哪里找?
選擇,不是人生的岔路口。
而是通往不同的人生!
......
洋洋灑灑,幾千字從我的指尖,流轉而生。
圍觀在電腦前的幾人,寂然無聲,只有呼吸漸漸的急促。好似有千萬語想要傾訴,只是擔心打擾到我,正在努力的忍耐著。
直到我敲下了最后一個標點,雙手離開鍵盤,他們才大口大口的喘起了粗氣。
“徐磊。”
教導主任已經再次摸出了煙盒,手掌拍在我的肩膀上,一臉嚴肅的開口。
“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天山童姥那一掛的?”
“看上去年輕,其實已經是個老妖怪了?”
“要不然,你小子才十八歲,明明是少年意氣風發的年紀,怎么能涌現出這么多對人生的感悟?”
“太不可思議了!”
聽到這話,我只是笑笑。
“也沒什么,可能我看得書比較多,經歷的比別人多,也就比其他人早熟吧。”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