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吃兔,首先想到的基本都是大夏川州。
再往下就是鹽都。
但實際上川州還有另一個地方,也有道著名兔菜。
纏絲兔!
這道菜也有幾百年歷史了。
但是因為太復雜難搞,做的好的是越來越少。
而不管做的好不好,這道菜的賣相……
咋說呢。
高情商:像香腸。
低情商:是椒香美味的兔兔木乃伊一只啊……
唐磊合理懷疑,外地人不咋吃這玩意也跟這外形有關。
做纏絲兔,要用一整只兔子來卷。
那兔腦闊也不摘,是直愣愣的懟人啊!
兔肚皮里倒是香料滿滿,有滋有味的。
好一個死不瞑目,但風光大葬!
唐磊把留的幾只兔子提出來,也不禁感慨。
“其實應該跟薩沙說說,多養灰兔少養白色的。”
葉蓮娜好奇:“毛色會影響口味嗎?”
唐磊搖頭:“不會,但廚子界有潛規則,做給客人看的用灰的好,灰兔丑點,不容易讓客人應激。”
葉蓮娜認真的在腦內對比了片刻,鄭重道。
“沒事的唐哥,毛色不會讓我們應激,我們只會對大小應激!”
大大的才香!
后廚角落里啃白菜的熊崽子聞聲,默默把自己又縮小了點兒。
“別怕,”葉蓮娜溫柔的把它提過來揉搓:“我試過了,你這樣的不好吃。”
熊崽:qwq嚶!
小葉擼熊的工夫,唐磊已經把兔子肚腹內掏空洗干凈,腌進了水里。
要不咋說這纏絲兔麻煩呢。
得先腌,再曬,曬完連烤帶熏,最后還得過鹵。
照傳統老方走,光第一步鹽腌。
就得一層兔一層料,壘在大缸里腌兩天。
唐磊這就用了現代改良版,在干腌前,再加一道料水腌。
用蔥姜料酒,配上五香鹽化開。
這五香鹽,是用砂仁,大茴香,桂皮沙姜粉等等香料一起炒出來的。
炒成微黃的鹽粒,咸香融合,幾個小時就夠腌掉兔肉中的草腥味。
泡過再干腌,五香鹽里外抹上,揉搓入味。
等腌到晚上,唐磊把兔子摘了下來,抓了來后廚偷吃順便擼熊的仨小孩當壯丁。
“拿個風扇,給我各個角度的吹!”
沒辦法,以這邊這氣候就別想自然風干了。
拿出去一會不見,就梆硬成石頭了!
趁仨孩子在賣力,唐磊把青紅花椒,辣椒面拿了出來。
順便問薩沙:“你給熊崽起名字了嗎?”
前段時間吃完熊掌后,為了區分小熊崽和儲備糧,幾人決定給熊崽起個名。
不過幾個大人都忙,熊崽還是薩沙在幫忙帶。
唐磊索性就把這事交給了仨小孩。
反正讓他自己來,也只會起什么大黑,旺財,團團圓圓……
薩沙點點頭:“想好了。”
“因為他們,”他指指自己的兩個基里爾朋友。
“沒法在‘鋼鐵’和‘子彈’之間選一個。”
“所以我們最后決定還是叫它米莎!”
唐磊:“?這有關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