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習慣在前菜和熱菜之間加一道湯。
唐磊也沿用了這個習慣,但大夏可從不搞什么奶油蘑菇濃湯。
他端上來的這熱菜第一道,乃是來自徽州的入冬第一省菜!
三鮮蛋餃一品鍋!
這一鍋,既是湯,也是菜,其用料之豐富,湯品之鮮美。
可以稱之為徽菜版的佛跳墻!
但這菜除了徽州,卻幾乎沒有名聲,少有人知。
大部分人提起徽菜,可能只會想起臭鱖魚,黃山燒餅。
但更多的,就沒啥印象了。
在八大菜系里頭,徽菜算是相當低調的一種,低調的跟這塊兒地方一樣。
以前有個笑話,說排哪塊地方最沒存在感。
大家各倒苦水,為自己老家鳴不平,七七八八的排完了,一數。
哦,都忘了把徽州放到備選項里頭!
要問徽州人上哪兒去了?
勿ue,忙著擱外頭打工呢!
老家不太好混,不得不都往外走,整個州也沒什么錢。
但要說這里的人懶,那是絕對沒有的。
徽州天生地勢不太好,種地種不成,由此滋生出了商幫。
徽商十四五歲就出門做生意,其吃苦和勤儉,天下聞名。
其經營所得,單販鹽茶所得,可比半數國庫。
最鼎盛時一度穩坐十大商幫之首,那是真真切切的闊過的。
隨著徽商的腳步,徽菜館也遍地開花。
也由此向大夏各地輸入了……超級耐保存可以帶在路上一邊賣貨一邊啃的!
臭鱖魚!
也可能是因為這個頭部菜品沒選好。
在徽菜隨著徽商沒落無聲之后,很多地方都已經給徽菜掛上了“那個吃臭魚”的標簽。
以至于很多好徽菜也沒啥名聲了。
甚至吃到還要懷疑下,這是徽州能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