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的大夏百廢待興,條件不太好,檢閱飛機都要飛兩圈。這第一場國宴,自然也不容易。
當時也沒請國外政要,就邀請了國內各民族和派別的代表,合在一起,差不多六百多人。
但當時的京都,連找一個供六百人吃飯的地兒都難。
千挑萬選,最后找到了京都大飯店。
為此,京都大飯店還臨時搭建了一個可供二百人使用的大夏餐廚房。
至于為啥要臨時搭建?
因為……這座京都當時最好的飯店,擅長的甚至是——法餐!
當聽到總理敲定要淮揚菜的時候,飯店都傻了。
場地可以搭,但自家卻沒廚子!
這時候,就有人想起一座胡同里的淮揚菜飯莊——玉u臺了。
最后幾番商量,好不容易,抽調來了九位大廚。
而這九人,愣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做夠了六百多人的飯菜,完美的供上了這第一場國宴!
因為人手不夠,所以必須提前一晚上忙通宵,做了許多冷菜。
做桂花鴨,做蝦仔冬筍,做桃仁冬菇,五香熏魚。
因為食材實在不多,葷素都沒什么名貴的,就用手藝來彌補。
燒鮮蘑菜心,清燉獅子頭,最后炸上春卷,千層油糕……
加上水果,湊夠十六道菜。
無一是名貴食材,卻無一不美味。
這頓飯吃到一半,甚至還整出來一場爆炸。
因為這些大廚連煤氣都沒怎么用過。
驟然換到大飯店,燒著煤氣灶忘了關,把房頂的瓷磚都炸下來一塊。
而當時這京都大飯店的屋頂上,還蹲著五十位老電工。
因為這最好的飯店,也是老舊的木頭房頂。
中間電線雜亂密布,隨時有短路斷電的可能。
而這一切問題和隱患,有解決的方法嗎?
有。
換電線,換新房子,多簡單的兩句話。
但這對當時的大夏來說,卻難如登天。
高新技術,錢,安穩的環境,全都沒有。
大夏有的,僅僅是大夏人的一腔熱火,和滿懷巧思。
窮盡人之所能,支撐著這個百廢待興的祖國,走過那場區區六百人的國宴,邁向一個,嶄新的時代。
“再后來,國宴不再只是國內代表,開始有外國總理前來了。”
“吃的也越來越好了,雞鴨豬之外,牛肉也端上來了。”
在那場開國宴會結束十年后。
又一個十月一,大夏國宴迎來了五千多位賓客。
“什么鮑魚,海參,魚翅啊,也端上來了。”
葉蓮娜眨眨眼,積極舉手:“可是隊長之前有蹭到過,好像沒有很多菜啊!”
“哦,那是又后來的事情了,”唐磊微微一笑。
“不同時期,心態是不一樣的么。”
大夏的脾氣一向是偏溫和熱情的,早年底氣不太足,那是有啥整啥,全上大菜。
巴不得多交點朋友。
后來發現交的太多了,一天天的吃老貴了。
再瞅瞅那些放著滿漢全席不懂,跑去吃炸醬面的……
得,再不費那老鼻子勁了!
三菜一湯是最大的尊重!
別問,問就是勤儉節約,不是不舍得給山豬吃細糠嗷。
“啊?”葉蓮娜懂了。
“難怪我們上司以前說過……沒趕上好時候啊!”
最好吃的沒吃幾口,等再吃上的時候……
當年的小老弟,都混成叔了!
唐磊哈哈一笑:“只能說,真快啊。”
他打開手機,看了眼日歷。
“當年六百人坐一起吃飯的時候,想必也沒想過。”
短短幾十年,這一場國宴從寥寥寂寂,變成百國來訪,四方云集。
當年那個找個飯店,找一群大夏菜廚子都難的國家。
現在成了基建強國,大夏人和菜,遍布世界各地。
“要不,我怎么能來這做飯呢,哈哈。”
唐磊眨了眨眼:“有祖國做靠山,硬氣哦!”
(作話:寫這塊的時候看到一位師傅說,調料放不好顏色就“犯呲”,這是啥說法啊?等一位十八的解釋解釋。
真的是越來越短了,這月有一些人生大事,也是挺忙的,但是月稿一定會補夠的!不敢想我下半月會是怎樣的死狗慘狀……tat)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