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他及時勒令倆孩子,他沒到,誰也別想吃獨食!否則立刻送回家!才沒被孤零零的留在一監區!
兩個小毛熊做個鬼臉。
“如果唐哥哥能來我們家做廚子!誰都不會睡懶覺的好嗎!”
一群人吃飽喝足,滿足的拍拍肚皮,還想賴會。
又被只吃了一點的尼基塔趕走,各忙各的去了。
沒事忙的就被唐磊抓了壯丁,拉來一塊處理茶葉。
殺過青的茶葉蔫蔫的,需要進行揉捻了。
這一步是讓茶葉卷成細條,算是給成品定個型。
一群人閑著也是閑著,正好一塊坐下來,邊嘮嗑邊搓葉子。
等揉完,再上一次大火,高溫烘干,或者叫“初焙”。
烤完,毛茶就出來了。
但巖茶的毛茶,離好喝還有段距離。
因為巖茶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特色——炭焙!
沒事來搭手的獄警們眼看著唐磊捻完茶,又烘干,還細細挑過了長得丑的和葉梗等雜物。
又從后廚柜子里掏出一堆奇奇怪怪的木炭,都茫然了。
“還沒完?”
唐磊笑笑:“我這都已經是簡化過的了!”
“都沒讓你們分篩,風選,勻堆呢!”
這些全靠他這人肉檢測儀搞定了。
只不過炭焙這塊,還是不能省。
這一步顧名思義,就是拿炭去烤茶葉。
但也不是什么炭都行,一般以甜香果木燒的炭為佳。
大夏常用荔枝木或者桂圓木,點著以后上頭要蓋灰,不能見明火和煙氣,只用熱量緩緩焙烤著茶葉。
最終將還得帶青的茶葉烤成常喝的黑色,才算完。
制烏龍茶有一句話,“閩南重做青,閩北重焙工”。
好的巖茶,還要反復焙烤,貢茶甚至能焙上九次之多!
但再多次的焙烤,這茶葉也不會有焦糊火炭味。
而是自有一種持久且豐厚的花果熟香。
保存久了,更有新茶所不能有的韻味。
這也是因為以前閩南人多,本地茶本地喝。
閩北則多是北上往外賣的多,更注重持久的留香,于是開發了這樣的炭焙方式。
因此喝閩茶,喝烏龍,就要喝陳茶。
“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沉”。
說的就是這湯色深紅,香氣醇厚的陳年巖茶。
但放到這西伯利亞,唐磊當然不指望自己著茶能緩緩焙個九遍,再留成陳年。
能夠喝就不錯了!
這地兒能長的樹也就那么幾種,他連烤茶的炭,都又摳了系統的小金庫!
好在在場的各位也分不出炭有什么不一樣。
他們只會捧著臉烤火,雙眼發直。
“窩草,牛逼!”
唐磊嘆了口氣,深沉的思考著。
除了思想覺悟這塊,傳統文化要不要也給這群毛熊補補?
等會,他明明只是跑戰斗民族做飯的!
怎么莫名有種,周游列國講道理的感覺?
要不,把他的菜刀起個名,就叫“德”?
……
和五食堂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的。
是此時的二監區。
正是勞動時間,大部分的犯人,都出去上工了。
冷冷清清的囚室深處,剩下的一小群犯人正圍著膀大腰圓的律賊菲利普,目露焦灼。
“老大!你沒事吧!你說句話啊!”
菲利普一張嘴。
“嘔——!”
“該死的基里爾!”
“我!絕不會輕易屈服的!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