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又把面粉掏了出來,再拿出酵母小蘇打。
除了這幾樣基礎原料,這道早點,還需要幾樣特殊的。
紅糖,芝麻醬,老抽。
正是京都情懷小吃——糖火燒!
也有地方干脆叫它麻醬燒餅。
酵母撒入面粉,再加小蘇打,好讓餅子一會吃著酥些。
加上水,揉一揉,醒一醒。
非得把面團揉潤了,醒透了,吃起來才能香酥可口。
面團醒著的功夫,唐磊又把紅糖倒出來,搟的細碎,倒入麻醬。
這芝麻醬,自然又是唐磊抽空自己做的。
真材實料,稠的能粘筷子,往紅糖里一加,豁楞豁楞。
紅糖立刻成了棕紅的一團,散發著甜香氣。
葉蓮娜熟練的探頭:“可以吃了嗎唐哥?聞到香味了!”
唐磊也熟練的推開她:“不能吃餡兒!”
葉蓮娜就又縮回去,在小本本上記下。
“又一種餡兒不能吃,切記!”
她記好,唐磊也把紅糖攪拌透了,面團也醒好了。
案板上刷層油,面團揪下來,搟成薄薄一層。
唐磊端起那盆餡兒,刷醬一樣,在面上刷上一層,抹勻乎。
抹著抹著就想起。
曾有一老同學,高中走了美術生。
大學抹顏料的時候,常戲稱學畫畫要是不得志,還能去工地抹膩子。
現在看來,攤煎餅果子,或者刷醬汁倒也是一條出路!
追憶完往昔,柔韌的面底上已經只剩赤紅了。
唐磊擼了擼袖子。
接下來,就是這糖火燒最“手藝”的部分了。
這塊,至今用機器都做不成。
得先從一側,把面底帶著麻醬卷起,卷成卷,再搟平。
搟成厚厚的毛巾被模樣,再折一道,繼續搟。
中間不能忘了要時不時刷遍油。
一遍遍翻折,是為了讓糖和面一層一層交疊,勻乎起來,達到完美交融又有層次。
刷油,則是為了保持面皮夠軟韌。
等折了三道,再次卷成卷兒,切成巴掌大的小圓柱,上下一捏封住面皮邊兒,掌心用力,轉幾轉,就團出一個圓團來。
這一步步下來,要是換了機器,就容易把薄薄面皮壓出破漏。
還就得廚子這雙手,由著勁兒搟,轉,最終輕輕一拍。
拍成一個個棕紅小餅。
再刷上一層老抽。
一般做飯會覺得,老抽味咸,怎么能放在甜點心上?
實際上,這一刷,再入爐烘烤后,老抽不僅不咸,反倒更襯紅糖的甜味。
還能再表面形成一層赤紅焦殼,既是上色好看,又能吃起來略有酥脆。
配上內里的甜香松軟,更添口感。
可謂處處是巧思。
唐磊這次做的多,足有兩百多個,他手腳快,一次全弄出來。
再刷完老抽,爐子一開預熱片刻,就可以準備烤了。
當然,烤箱也是老六的友情奉獻。
想到老六,唐磊又想起這人上次好像說,等事情結束后還要記得叫他來做飯?
不過他昨晚事多,好像給忘了……
唐磊摸摸鼻子,招呼葉蓮娜。
“小葉,一會烤好了你先拿個吃,順便再幫我去叫老六一聲!”
“他那早上反正也不開火,叫過來給我幫忙處理牛!”
“再不喊他,我怕他又哭出來。”
葉蓮娜也想起了上次老六趕來匯報列夫投毒的事,點了點頭。
“好吧,看在他這么識相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