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測字天師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明稅賦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明稅賦

      高拱趕緊辯解道:“蕭大人,我并未說讀書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你不要污蔑我!”

      蕭風詫異道:“你明明說若是朝廷縮小了讀書人的恩養政策,讀書人嘴上不說,心里不滿,難道這不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嗎?”

      高拱想了想,這話還真是難以辯駁,干脆就不辯了,重新換一條賽道吧。

      “蕭大人,你我做口舌之爭沒有意義,你可以問問堂上諸位大人,看是贊同改政策的多,還是不贊成該政策的多!”

      蕭風想了想:“朝廷之事,難道是以多取勝嗎?哪一方人數多,哪一方就對嗎?”

      高拱點頭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是如此。否則難道所有人都錯了,只有你對不成?”

      高拱盯著蕭風,他挖了個坑,正在等著蕭風往里跳。他覺得,蕭風一定會舉出嚴黨的例子來。

      因為任何正常人,聽到他這番話,第一反應肯定都是想起嚴黨掌控朝堂,百官望風景從的事兒來。

      可對于嘉靖來說,這卻并不是他愿意聽到的。這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兒,證明他被嚴嵩父子給蒙騙了,給玩了!

      蕭風要是用這個例子來和自己講道理,那自己就可以揪住蕭風的小辮子,狠狠地掄起來,讓他腳不沾地……

      蕭風嘆息道:“既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請問高大人。

      當初萬歲要以孝道治天下,為父母上尊號時,朝堂中是贊成的人多的,還是反對的人多呢?”

      群臣頓時鴉雀無聲,把自己的腦袋都恨不得塞進肚子里去,高拱也目瞪口呆,不知道蕭風的思維何以如此跳躍。

      大禮議之時,整個朝堂幾乎都反對嘉靖尊父親為皇帝。但嘉靖毫不退縮,一頓板子打飛了無數個文官的屁股,也打出了自己的權威。

      這件事,是嘉靖判斷自己朋友和敵人的分水嶺,夏和嚴嵩,也都是后面改變了態度,才成了嘉靖的朋友的。

      但千真萬確,當時被打的文官占了絕大多數。也就是說,當時站在嘉靖這邊兒的人寥寥無幾,他完全是一敵百,以少勝多!

      高拱幾次張嘴,又不知道怎么開口。蕭風誠懇的說道。

      “高大人,你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你說當時萬歲是得道,還是失道呢?”

      高拱忙不迭地說:“得道,得道,得道。”重要的事兒說三遍,少說一遍都顯得不真誠。

      “那高大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作為判斷一件事兒正確與否的標準嗎?”

      高拱咬著牙,決定再次更換賽道:“不能。但蕭大人,如今大明國運昌隆,蒸蒸日上。

      朝廷又何必對那點地稅徭役斤斤計較,而要讓天下讀書人對朝廷失望,導致文風不振呢?

      即使民間有投靠之風,但糧食并沒有少打,只是藏富于民了而已,藏富于民,難道不好嗎?”

      這番話說得就比較有水平了。任何時候,藏富于民,都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辭,就是皇帝也不好辯駁的。

      怎么的,你當了皇上,錦衣玉食,三宮六院,就非要把老百姓都弄得穿不上褲子,娶不起老婆嗎?

      所以徐黨眾臣都向高拱投去了贊許的目光,覺得這下他們占據了道德的制高點,穩了!

      蕭風冷笑道:“藏富于民自然是好的,可現在的政策,富的不是民,而是那些士紳!

      他們截取本屬于朝廷的稅賦徭役,讓那些百姓為他們勞作繳稅。他們不是民,是橫亙在百姓和朝廷之間的蠹蟲!”

      高拱搖頭道:“蕭大人此差矣。就算一些士紳鉆了些空子,可他們收取的只是朝廷的一半稅賦。

      百姓也省下了一半稅賦,自然也比平時要富了。這難道不是藏富于民嗎?

      當然,偷漏朝廷稅賦肯定是不對的,但朝廷可以約束便是,也用不著以偏概全,不留體面吧!”

      蕭風恍然大悟:“哦,對呀,原來如此。那些士紳就算收了一半,百姓還能省下一半呢!

      怪不得除了松江府之外,別的地方百姓都不肯告呢,原來還真的是藏富于民,百姓肯定對這些士紳感恩戴德呢。”

      高拱連連點頭:“不錯,正是此意。天下事不能求全責備,太過分的,像徐璠這樣的,海大人查處自然是對的。

      但其他地方規模很小的,對朝廷影響不大的,朝廷其實可以寬仁一些,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蕭風笑道:“那些百姓對少收了他們稅賦的士紳感恩戴德,心里自然對朝廷就沒有好感。

      明明是朝廷的稅賦,分給了百姓和士紳享用,反過來朝廷收獲的卻是百姓的嘲笑和抱怨。

      如此一來,這些百姓只知感恩士紳,不知感恩朝廷,他們的氣運自然也就不能為朝廷所用。

      與其如此,朝廷還不如直接減少百姓的稅賦,也縮小士紳的特權,這樣一來,百姓自然感恩朝廷,而非士紳。

      這樣一來,既做到了藏富于民,又讓大明百姓的氣運皆為朝廷所用,豈不是更好嗎?”

      嘉靖被觸發了關鍵詞,睜開眼睛往下看了看,微微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藏富于民也不是不行,可朝廷少收了錢,百姓自然應該感恩朝廷的,怎么可以去感恩那些二道販子呢?

      高拱急了:“蕭大人!大明此時戰事不斷,正是用錢之時。

      輕徭薄賦固然是好,可若是收入一下去掉一半,大明國庫空虛,如何振作?”

      這確實是個現實的問題,古往今來的皇帝,除了頂級昏君,其實沒有幾個不想國富民強的,也都明白輕徭薄賦,藏富于民的道理。

      可真要做起來又何其艱難?秦始皇修長城,拖垮了大秦,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建筑行業嗎?他也是不得已啊,要防備游牧民族啊。

      隋煬帝修運河,拖垮了大隋,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坐船嗎?他也是不得已啊,要想富,先修路,少生……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花光了國庫的錢,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江南的美女嗎?他也是迫不得已啊……他可能是真喜歡。

      所以,皇帝只有趕上風調雨順,沒有對手的好年頭,才有可能實現輕徭薄賦,藏富于民。

      大明之前的日子不算太好,沒有敵人的時候就不多,風調雨順的時候更不多,也就從這兩年才開始好起來的。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要輕徭薄賦,會不會激進了點?嘉靖也把疑問的目光投向了蕭風。

      蕭風淡然道:“國庫需要錢,但以地稅為主,不但錢財有限,而且會打擊農民種地買地的積極性。

      輕徭薄賦,可以讓百姓日子更寬松些,也更容易買田置地。人有恒產,方有恒心。

      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干得更有勁!而且有了恒產的百姓,會更加抗拒叛亂。

      別說白蓮教一類的煽動不起來富裕農戶,就是倭寇入侵,抵抗最激烈的也都是有產業的百姓。

      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就會堅如磐石。真有外敵入侵,征兵時百姓也會踴躍得多,因為那是保護他們自己的產業。

      至于國庫需要錢,國坊就是為了解決此事的,開海禁就是為了解決此事的,改稻為桑就是為了解決此事的。

      百姓有了錢,他們也是要花出來的。人人都想過好日子,都想用好東西,這些錢最后還是會回到國家手里。

      以農業穩天下,以工業打天下,以商業富天下,這才是大明的國富民強之道,這才是大明國運不衰之道!”

      嘉靖在腦子里過了一遍蕭風的話,只要把精力放在治國之道上,嘉靖并不比任何一個皇帝笨,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師弟之有理!減輕稅賦之事,內閣可開始推行。恩養士子之策,無需全部取消,只需按級別限定即可。

      田地免稅的畝數,秀才若干,舉人若干,進士若干,所免稅賦當可維持溫飽體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