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這些人還真的信,畢竟一個是偏遠地方的縣令,一個是朝中官員,哪個更有說服力,一目了然。
“不過你放心,現在應淮回來了,有他們好果子吃。”
說到謝臨洲,宋寧就想起了她家里的徐豐,這件事情,不想也知道是他的手筆。
“對了,按照你的說法,現在碼頭附近已經建了個大概的輪廓,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到了碼頭,往里面走了走,這里已經打了地基,等碼頭建好,就能蓋房子。
這邊按照計劃,應該是賣吃食的地方,所以宋寧給的方案是盡量每間鋪子都能留一個對外的窗口,這樣便于客人買東西。
鋪子也分大小,那種賣小吃的鋪子,可以相對小一些,這樣的小吃,就得便于人們拿在手里,還有時間逛逛這條街。
“我們都是按照你說的蓋的,因為人手不夠,現在只能做到這樣。”
從吃食街出來,就到了對面的集市,集市里也只有地基,這里以后應該會供一些蔬菜瓜果,住在這附近的人買菜比較方便。
有來往的客船若是需要進貨,就便利不少。
兩條街加起來占地不小,但是只要建起來,以后的盈利可了不得。
最近走這條河的船只,已經開始在碼頭經停了,看到還沒建好的碼頭,還催促他們快一些。
從碼頭出來,鄭高義望著面前的一片平坦,幾個月之前這里還是一片亂石,雜草叢生。
宋寧沒忍住問了出來:“鄭大人,您為何,對天祥縣這般執著?”
一般來說,都是朝廷主動提起,才會派官員接手。
很明顯,這里之前是一片荒廢的地方,被敵國占領之后,這里的百姓也都死的死逃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