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月蘭笑著感嘆:“咱們自己沒用上這些瓷碗,倒是先給蠟燭用上了。”
柳老太太笑著:“不妨事,等過完年,把這些碗洗洗就成。”
宋寧把糊好的燈碗放在外面的窗臺上和院子里,等晚上點著,肯定好看。
眾人見宋家糊的燈碗實在好看,沒忍住,都去買了一些蠟燭和彩紙。
這些東西,他們平時可都舍不得買。
在年前大家伙又去了一趟江寧縣,基本就不出門了。
外出盤炕的男人們,在年前也終于回了家。
各家各戶拿著買好的紅紙都去了周家,排隊等著周令安給寫對聯。
夸贊聲不絕于耳,周令安自逃荒以來,還是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
周成和余氏那個驕傲啊,尤其是余氏,之前逃荒的路上,還嫌棄她兒子,現在瞧見了吧,還不是都指望著她兒子?
這件事情是周令安主動提出來的,反正他在家也沒什么事,買紅紙比買對聯便宜多了。
一戶怎么也得三幅對聯,幾十幅對聯周令安足足花了三天才寫完。
余氏開始不滿:“那么多對聯,得用多少墨啊?這東西現在可貴著呢。”
周令安一只手拿著書,另一只手還幫著燒火,笑了笑:“咱們自來了這,大家伙都相互幫襯,寫幾幅對聯也沒什么。”
余氏這回沒多說,被周成關在家里好些日子不讓出門之后,這脾氣就好了不少。
主要是家里掙錢了,日子好起來了,這心情就好了。
周成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拿了三四幅對聯,看向周承安:“承安,把這個給你大海叔送去。”
周令安一聽,立馬放下手里的書:“爹,還是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