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走沙漠,但也是非常困難。
而且已入深秋,這里白天和晚上的溫差非常大。
“石頭,問一問我們還有多久能夠抵達邊關。”李慎喝著熱茶吩咐一聲,他們已經走了十來天了。
“王爺,奴婢已經問過了,明日從天山西南入谷,到達礌石磧,再行二百二十里至銀山磧,又行四十里就到邊關。”
石頭連忙回道。
“也就是說還有二百多里,難受啊。”聽到還有二百多里,李慎仰頭嚎叫。
早知道這么遭罪,他就不來了,在西州舒服不香么?
要不是因為害怕被召回,李慎也不至于跑到這里來。
他從來都沒有來過西域,不知道這一路這么難走,他以為的絲綢之路應該是一條溜光大道。
要不然那些商賈是怎么走的呢?
“王爺,已經行了四五百里,現在回頭已經來不及了,已經到了這里,還是去吧。”
武媚娘見此勸解道,她怕李慎走到這里在折返回去,那前面受的罪豈不是白受了?
“唉,媚娘苦了你們了,早知道如此,就應該把你們留下來才是。”李慎拉著武媚娘。
“王爺說的哪里話,王爺到哪我們到哪,王爺也是擔心我們的安危。”
武媚娘非常的善解人意。
李慎這次出來將所有人都帶上了,除了受傷的官兵留在軍營養傷,又留下了一些人照料,
其余七千人,外加他的侍衛營都跟著他一起出發。
“報~~~啟稟紀王殿下,有驛使送來陛下的密信。”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通稟。
“這么晚了還送信?他就不怕走丟了?”李慎聽到稟報有大感意外,這都晚上了還能送過來,這得有多么著急的事情啊。
雖然嘴上這么說,李慎還是對著石頭擺了擺手,沒過多久,石頭便帶著一名驛使進來。
“小人參見紀王殿下。”
看見李慎,驛使連忙行禮。
“又是你?這大晚上你還連夜趕路,你就不怕被狼吃了?”
這個驛使李慎已經很熟悉了,他跟老爹當網友的時侯,經常是這個驛使過來送信。
“回紀王殿下,陛下的書信不可怠慢,就算是死,小人也會送入紀王殿下手中后再死。”
驛使聞立刻表現的大義凜然。
心中卻在暗罵,誰知道你會跑這么遠?自已這么晚過來,不就是害怕一個人被狼吃了嗎?
早知道這樣他就多帶倆人過來了,之所以一個人來是擔心賞錢被分了。
“行了,把信拿過來吧,你在本王這里這么慷慨激昂沒有用,本王又不是吏部尚書。”
李慎看到驛使這么讓作立刻翻了一個白眼。
接過驛使遞過來的信,李慎才開仔細查看,就看了一眼,李慎頓時眼睛睜大,
怒吼一聲:
“不是吧!這也太貪心了!”
(有個朋友說唐朝都是磚瓦房,我在這里說一下,別說是唐朝,你問問爺爺輩農村人,才住上磚瓦房多少年。
我小時侯我爺爺家還是土坯房呢。
不要被網絡上的傳所誤導,古代的百姓其實跟我們一樣。
千年后也會有人說我們現在這個時期住的都是樓房,家家都有汽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