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五娘見說到治兒,神色都溫柔下來。
江箏知道:“剛剛裴姐姐還繞去國子監看了看治兒,結果治兒只認識嚴不渭不認識他娘親。”
裴五娘無奈,她外調無法回京,確實失職:“一會就領回去。”她是真的想治兒。
宋初語親自給她斟一壺酒:“敬你一杯,這幾年辛苦了。”
裴五娘不敢受,被江箏按了回去:“讓我小姑子給你倒,我們都比她大。”om
“是,嫂嫂說的對,只要嫂嫂說這句話不心虛,您就比我大。”
裴五娘笑了,看著她們兩人還像以前一樣,好似這三年時光也沒有什么變化,也瞬間踏實下來。
——咚咚咚——
三人聊著北疆的風光。
如意確定主子面前沒有什么缺的,笑著去開門,片刻后拿回來六幅題了詩詞的畫。
如意讓跟來的人依次將六幅畫展開:“回君主,巧了,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大比之年,文人墨客云集上京城,各大酒樓都推出了文章大比活動,今天是敬客樓遴選的日子,所有雅間的貴客都可以為最終選出的六幅畫作點紅,點紅最多的一幅便是本月的魁首,可免吃住一月,君主和裴尚書可要點評一二?”
江箏托著下巴看著好看的如意。
如意立即加一句:“王妃娘娘可要玉手親點?”
江箏想想:“好吧。”
六幅字畫,考了三項,能脫穎而出送到雅間讓人點紅的,自然都不是凡俗之輩。
宋初語看了看六幅字畫,轉向五娘:“可有喜歡的?”
裴五娘也很久沒這么放松了,看著六幅畫,再看看上面的詩詞,對她們來說,這些都是過于‘稚氣’了,即便這些人中有的能在秋試時脫穎而出,到能跟她共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放在她們面前的六幅作品無論多精妙,也就是好看的藝術品,都不夠她們親自點評。
但店家圖個熱鬧,她們也圖一個開心,裴五娘沒有吝嗇夸贊的詞匯:“若論畫的意境,臣看中第三幅,樵夫晚歸,夜路崎嶇,意境深遠、頗有感悟,配的詩也不錯。皎皎朗月照,山藏萬物歸,閑從山中過,只取最初心。”
宋初語點點頭,的確好,不禁看向江箏:“喜歡哪幅?”
江箏選第六幅,鴨戲圖,母鴨帶著七只小鴨覓食,一只小鴨子掉進了泥坑里,一只小鴨子將頭埋進水里,似乎又被小魚驚出水面,頭上濕淋淋,配詩十分淺顯易懂。
吾覓子飽腹,子驚水中深,遲遲不池池,此鏡照吾身。
宋初語將視線放在掉進泥坑的小鴨子上,又轉到水池旁的小鴨子上:“的確淺顯易懂,點吧。”
“君主不點?”
“我點第一幅。”
房間里的所有人才敢看向第一幅,畫中一山一水,別無它物,可就這山水卻給人鋪面而來的巍峨洶涌,山巍峨聳立,水奔涌澎湃,整幅畫中沒有一草一木,潑墨一氣呵成,單調、突兀、濃烈又肆意。配詩卻繾綣溫柔。
水削一縷鎮山魂,
山定萬千奔涌路。
繾綣相對可相識?
不問平定不問生。
江箏避開它,是單純的不喜歡;裴五娘避開它,是出于官員的本能。但現在君主說不錯。
江箏又重新看了一遍:“嗯,畫的不錯,詩是不是太鋒利了。”
裴五娘試著開口:“結尾不鋒利,是虛無的意思,日月所照,歲月所長,說不出因果和對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