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兒哪里會禍國殃民,今日兒剛剛送到民部一千六百萬貫呢。”
李慎一臉委屈的看著自已老爹,居然這么說自已。
“那朕是不是應該賞賜你啊?”李世民斜眼看著李慎。、
“一千六百萬貫!!”
李世民早就知道這件事所以不驚訝,可不代表其他人不驚訝,長孫皇后和其他妃嬪聽到這個數字無不震驚。
一千六百多萬貫啊,這是何其龐大的數字,紀王怎么會將這么一筆錢給朝廷呢。
這么多錢不要說勛貴了,就是那些號稱千年傳承的世家大族也沒有過這么多的財富啊。
紀王居然這么舍得。難怪陛下這么恩寵紀王,果然是有原因的。
可她們哪里知道,李慎也肉疼啊,不光肉疼,心也疼,可是沒辦法,這錢太多了。
有時侯錢太多也不是好事。不然他也不是傻子,把錢送給別人。
“二郎,慎兒真的送給朝廷這么多錢?”
長孫皇后忍不住開口問道。。
“回母親,確有其事,今日錢財已經入了國庫,十弟此去真的算是利國利民。”
一旁的李承乾出證實。
聽到了肯定答復,長孫皇后感慨萬千:
“真是沒有想到,慎兒居然如此大義,二郎,這等利國利民的大事,值得嘉獎才是。”
其他妃嬪都投來羨慕的眼光,其中也有一些嫉妒。
你看看人家兒子,再看看自已兒子,真的是沒辦法相比。
韋貴妃看著自已的兒子也是甚為欣慰,她當然知道一千六百萬貫代表了什么,
就是把整個韋家賣了也賣不出這些錢。
自已的兒子沒有被金錢所迷惑,還是很清醒的,知道什么該留,什么該舍。
錢到了一定數量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紀王府有沒有這一千六百萬貫,李慎還是過那樣的奢華生活,一點都不受影響。
所以沒必要因為這些錢承擔帶來的風險。
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替李慎要賞賜,也是無奈,這個逆子在后宮的人緣太好了,
自已不管走到哪個寢宮,都能夠聽到對紀王的贊許。
這個逆子也很會讓人辦事,討得大家歡喜。
“觀音婢,獎賞一事容我再想想,你也看到了,他并不缺財富,也不缺官職。”
李世民說道。
李慎立刻心中吶喊,我缺,我缺,我很缺啊!
“二郎,要不還像上次一樣,賞賜慎兒一些食邑和田產?”
長孫皇后也覺得李世民說的有道理,李慎都能拿出這么多錢肯定不缺錢。
至于官職,很明顯李慎志不在此,還真就不好賞賜,不過她想起上次賞賜李慎食邑的事情,于是提了出來。
李世民搖了搖頭:
“不可,上次賞賜已經是壞了祖訓,再賞賜食邑和田產,下面的大臣也不會答應。
再者,各地藩王知道了也會對朕有意見的。”
食邑可不是說賞就賞,天下人口就這么多,你賞幾千戶,他賞幾千戶,很快就會賞賜完的。
李慎已經兩千五百戶食邑,稅賦所出,都入紀王府,這是上次賞賜時侯圣旨里面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