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一片安靜,剛要走的李承乾也站住了腳步。
眾人的目光看向發聲的地方。
李承乾心中暗罵一聲,真是個攪屎棍,元正也不讓他休息好。
他轉頭看向李慎,投去了莫名的眼神,意思在說,有事情你就不能私下說?
非要在朝堂上攪風攪雨,待會要是他兜不住怎么辦,豈不是讓他丟人現眼么?
再說有事你也提前通知我一聲,讓我也好有個心理準備啊。
“哦?紀王有事么?那不妨說來聽聽。”
心里想著,可臉上卻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好,又吩咐王忠給自已倒了一杯茶水。
其他官員全都好奇的看向李慎,不過倒是并沒有多少的驚訝。
今日紀王來上朝就已經注定今天肯定有事發生,這都成為朝堂上的慣例了。
剛剛最后太子說退朝的時侯,他們還覺得奇怪呢,怎么好像是少了點什么,
聽到李慎的喊話后才反應過來,原來是少了這位王爺,現在就對味了。
只不過李慎的這一舉動,讓世家士族的官員們一個個擔憂起來,紀王會不會又想出什么詭計來對付他們了。
只見李慎起身行禮說道:
“啟稟太子殿下,臣想要保舉一人。”
“保舉一人?”
“什么意思?”
聽到李慎的話后立刻有人開始議論。
紀王府很少推舉人,更不會在朝堂上推舉人,人家都是私下跟陛下單線聯系,讓不可告人的勾當。
“哦?你想保舉何人?”李承乾也是一愣,這紀王啥意思,這馬上元正了,有什么事不能過完元正再說。
“臣聽聞兵部侍郎還有一個空缺,自上一任兵部侍郎崔敦禮叛逃之后,一直都沒有人選。
臣倒是有一人,想要推舉給太子殿下,此人足以擔任兵部侍郎一職。”
李慎拱手行禮,落落大方。
“是么?那不知紀王推舉的是何人?”
聽到李慎是為了兵部侍郎,李承乾眉頭一皺,現在這個位置各方勢力都搶破了頭,誰都想要占據。
要不然也不會耽擱這么久沒有人選,人選有很多,可誰都不愿意放手。
李慎今天也來爭奪這個位置,就是不知道他推舉的是何人,莫非是為了韋家?
李承乾心思急轉,他在想李慎若是推舉韋家,他要不要給這個面子,韋家在關中勢力龐大,僅次于世家。
若是能夠拉攏過來,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且有李慎在完全可以節制韋家。
而其他大臣的臉色也是凝重了起來,紀王這分明是想要搶肉吃啊。
各方勢力代表紛紛看向李慎。
“啟稟太子殿下,臣想推舉的這個人乃是潁川縣公韓瑗。其父早年便跟隨先帝,后隨阿耶征戰四方,功勞累累,獲封上柱國。
韓瑗乃是其子,功臣之后,出身名門,操行出眾,博學多才,且通曉吏治,乃是兵部侍郎的不二人選。
臣請太子殿下決斷。”
說完李慎深施一禮。
大殿安靜無比,誰都沒有想到李慎居然推舉的人是韓瑗。
世家的人臉色很是難看,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他們的,可惜崔敦禮無辜失蹤,
陛下定論為畏罪潛逃,只因跟紀王被刺殺一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