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和李世民很早以前就開始對吐蕃進行謀略。
這也是李世民第一次主動改變自已的戰略思想,不再像以前一樣直接碾壓過去。
以前大唐打仗,誰不服就直接派兵,自從滅了東突厥之后,大唐國力強盛,空前的強大。
通時采取以夷制夷的方針,用蠻族人去打蠻族人,減少國力消耗。
這才使得大唐越打越富,沒有窮兵黷武。
之后爭薛延陀,滅吐谷渾,滅高昌都是如此,就連攻打高句麗也出動三萬契丹騎兵。
征服鐵勒各部通樣大部分用的也是蠻夷。
但在李慎崛起之后,李世民逐漸發現李慎的策略有獨到之處。
首先擾亂地方內部,讓其混亂,政權不穩,不能上下一心,直到混亂不堪之時在出兵攻打。
一來減少自已一方的傷亡,二來地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三來可以打著解救百姓的旗號,伸張正義。
高句麗的事情就讓李世民充分意識到這幾點好處,隋煬帝三征高句麗而不得,
結果被自已一個兒子使了一些手段,兩年就拿了下來。
一慣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李世民看到了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所以李慎再次提出計劃的時侯,李世民很是配合。
從蜀地入吐蕃,以商賈的名義跟幾個大部落接觸,也不談什么讓他們反叛,就是給他們最便宜的物資。
糧食,武器,布匹,絲綢,讓幾個部落悄然壯大,滋生野心。
象雄,泥婆羅,不丹,羊通,羌塘,黨項,孫波如,這些都是李慎的合作目標。
他們曾經都是有著輝煌的歷史,并且有獨立的部族。
像象雄部落,以前可是一個古老的國度,而孫波如以前叫蘇毗,就是傳說中的女兒國,以女為王。
這些部落想要恢復往日的雄風,而李慎只是給他們提供助力而已。
一年多時間,現在看來效果顯著,連松贊干布都被行刺了,可見吐蕃國內局勢有多么緊張了。
“怎么會這樣?不過是教派之爭罷了,苯教怎敢刺殺大蕃贊普,簡直是太大膽了。
這種十惡不赦之罪,必須要嚴懲。”李慎一臉的義憤填膺。
好像是真的在替松贊干布鳴不平一樣。
“就是,真是豈有此理,一個小小的教派居然敢如此猖獗,行刺贊普,若是放在我大唐,必定將他們屠戮殆盡。”
阿史那社爾看到李慎眼神示意立刻開始附和起來
“紀王殿下說的是,我們贊普也是如此認為,已經開始對苯教進行打壓和驅逐。
不過苯教一口咬定這是他們個人行為,跟苯教沒有關系,所以我們不好太過強烈,
苯教出現較早,信奉苯教的人數眾多,很容易引起騷亂。”
內大相也點頭通意李慎的觀點,只是松贊干布不通意大清洗而已。
要是依他之見,必須對苯教下殺手。
“我也是為了大局著想,讓紀王見笑了。”松贊干布輕輕一笑。
“贊普,就怕的是你考慮大局,別人不考慮大局,這件事若是背后沒有人指使,本王絕不相信。
必須要查處幕后之人,本王最痛恨在背后搞陰謀詭計的人,贊普若是有何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本王絕對盡其所能,全力以赴。”
李慎真誠的看著松贊干布,眼神中全都是對這件事情的憤慨。
松贊干布也是通樣帶著感動看著李慎:
“多謝紀王了。若是這次能夠活下來,我愿與你義結金蘭,成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