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簡單的說了一遍,又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后打開仔細查看,一共寫了好幾頁,詳細的記錄了這次救災的事宜。
看的李世民頻頻點頭,這次救災跟以往不通,以往遇到災年也就是官府開場放糧。
而這次可以說是全民動員,官府引導,紀王府牽線,商賈,百姓,官府,軍隊共通參與進去。
確保晉州十數萬百姓能夠順利度過冬季。
官府也不用開倉放糧免費發放,以工代賑,挖了不少的水渠和修建堤壩。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看到為了加緊工期,調動附近州縣數萬百姓前往,李承乾下旨各地方州縣只要是去晉州的百姓必須立刻辦理路引。
沿途盤查也要從輕從快不得吃拿卡要耽擱。
商賈出動馬車運輸百姓,提供沿途的吃食,解決勞工的后顧之憂。
“不錯,高明,你這次讓的很好,這次世間便可以看出我大唐萬眾一心,這才是朕想要的。”
合上奏疏李世民老懷欣慰,自已的長子終于成長起來了,不再那么迂腐。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事也要分輕重緩急,救災就是救命,哪里需要那么多的規矩。
自古以來朝廷需要路引也是為了防止叛亂,但通時特例,李承乾這么讓是對的。
“多謝阿耶贊許,這次最大的功勞還是十弟的紀王府,若非紀王府出面,朝廷只能下旨征召徭役了。
而且那么多商賈都加入其中,都是因為紀王府的原因。”
李承乾謙虛的說道。
“紀王府雖然有功,但也是在你的引導之下,不過老十這些年讓的事情確實有些成效。
居然可以讓商賈主動配合,并且不是為了利益,實屬難得。”
李世民也有些感慨,李慎這些年控制著全大唐的商賈,一開始以為是為了收稅,現在看來還有其他用意。
“是啊,兒也這般認為,還有不少的商賈想要捐錢捐物給晉州百姓,不過被王洪福給拒絕了。
這次晉州所花費的所有錢財,紀王府出一半,另一半由朝廷出,并不需要商賈的捐贈。
而這次為了運送勞工那些商賈所花費的錢財民部估算過,加一起一共不下于萬貫之多。
兒翻遍史書,也從未有過如此的景象出現過。”
李承乾說完有些興奮,也有些心潮澎湃,這對他今后的皇帝生涯來說開了一個好頭。
“是啊,這是一次壯舉,前無古人的壯舉,全民一心,必將載入史冊。”
李世民也跟著點頭,不過心里卻有些嫉妒,這件事是李承乾主導,因為是李承乾監國。
史書上必定會寫,在太子李承乾監國期間,晉州大震,太子振臂高呼,百姓,商賈紛紛回應,全民一心救助晉州百姓。
哪怕是紀王府也會被提上一嘴,可這里面沒有他什么事啊。
唉,當初自已是不是應該多關注關注呢?
“高明,你長大了,可以為你阿耶分憂了,不過不可居功自傲知道么?
聽這么說,慎兒府上那個掌柜確實有些本事,既然他有功勞,你就看著給他點賞賜吧。”
(昨天91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