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像這樣大型的購物中心是非常少見的,毫不夸張地說,這就是江塘縣最大的購物中心,縣里的年輕人經常會不遠千里地騎車過來,就是為了能來這種大型商場里見見世面,買一些其他地方沒有的寶貝。
購物中心內部布局模式和前世的超級市場很像,一樓以百貨為主,二樓三樓則是以服飾等為主,再往上有臺球、大型錄像廳等娛樂設施,可以說是未來購物綜合體的雛形。
獨樹一幟的高端形象造就了其極大的市場影響力,吸引流量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毫不夸張地說,只要能在這里租下一間門面,那無論你賣什么,都會賺得豐厚的利潤。
也正是因為如此,想要在這里租一間門面,付出的租金肯定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關系也得夠鐵。
同樣道理,能在這里的供銷社當總經理,其地位也是跟別的地區的總經理完全不一樣的。
而向志剛就是在這家城西供銷社里當總經理,只不過今日,向志剛似乎并沒有什么興致,站在門口愁眉苦臉地抽著煙,看著河對岸縣辦小學里人頭攢動的樣子,心里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昨天下午,趙立鵬召開供銷社經理大會,唯獨把他和朱晨亮二人排除在外。
那場會議名義上是強調耀陽廠子的供貨要求,實際上則是在告誡全縣的供銷社,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站位。
在會議上,李興超副縣長還特別強調:“供銷社是集體經濟,為的是集體利益,千萬不要像某些同志一樣,把錢輸送到個人的錢袋子里!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是為黨性所不容的!”
而經過這么一場會議,昨天跟葉曉峰簽訂合同的供銷社經理,也都統一了動作,全都秉承了“賣不動”的原則,對葉曉峰的貨進行了冷處理。
這樣一來,賣葉曉峰的貨賣得火熱的向志剛和朱晨亮,就更加成為了典型,甚至還有記者專門上門拍了照片取證,成為了今日江塘縣日報的頭版頭條。
“集體向個人輸送利益,支持改革還是滋養蛀蟲?”
這樣的話已經很重很重了,涉及到了這個時代的紅線問題,向志剛非常清楚,他很快就要被調崗了,甚至是面臨被辭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