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霍焰,還有誰會用她的名義捐款?
不過……她也算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解鎖了積攢功德點的新姿勢。
小統子,是不是以后我可以直接用慈善款“買”功德點?
系統卻否定:行,但也不行。雖然我不是正派系統,對功德點不是很熟悉,但我覺得靠捐款獲得功德點肯定是有上限的,不可能沒有限制。
想要積累足夠多的功德點避免死劫,我們不能只靠這個。
蘇靈雨點頭:嗯,總之先試試。
回家我跟霍焰商量一下,以后從小五味化瘀膏那邊拿到的分紅,到手就直接捐出去好了。
相信霍焰和霍家都不會阻止,還會很贊同。
……
泡了一杯菊花枸杞茶,蘇靈雨坐下,準備繼續寫稿。
早在她推出感統訓練班的時候,她就在整理文稿,所以現在出版《感知覺統合能力無器械訓練法》一書并不是從零開始,只需要做好歸納整理就行。
有了前世的經驗,她想盡量把這本書寫得簡單,詳細,易懂。
感知覺統合能力是人類最基礎的能力,很多看似簡單的動作,比如爬行,蛙跳,按摩等都能刺激到孩子相對于的腦部區域,進而增強孩子的能力,但就因為太簡單普通,反而會讓人容易產生質疑。
“就這么爬兩下而已,就能讓我兒子變聰明?開玩笑吧。”
“什么按摩,什么擁抱安撫,什么親子鏈接,多打兩頓就好了!孩子不聽話,瘋跑亂跳,就是打得不夠!”
“不要暴力對待孩子,會有抑郁癥?這年代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有什么好抑郁的?我看就是閑的!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哪有那么多毛病!”
“……”
很多家長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他們的認知還沒到那個層面。
他們的愛,往往是跟隨他們的上一輩,因為生活的忙碌和懶惰不愿意繼續學習,就容易固步自封。
事實上,并非復雜的就是好的,大道至簡,一些看似簡單的訓練日積月累往往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感知覺統合能力無器械訓練法》這本書,她想用最簡單易懂的語來詮釋原理,最常見的例子來幫助理解,匯總了各種針對性訓練的方法,讓家長完全可以在家里給孩子們做訓練。
第一期的孩子是畢業了,但對于其中一部分孩子來說,僅僅大半年的訓練顯然是不夠的。
這時候,這本書的作用就出現了,不僅可以讓家長們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教給他們各種訓練方法。
蘇靈雨知道自己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她還是想做得更多一點。
再說,還有功德點需要攢呢!
又過了大半月,蘇靈雨把整理出來的書稿交給出版社,這件事就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等書出版,感知覺統合訓練這一塊走上正軌之后,她打算交給秦珍和汪宜泠兩個接手,她對自己又有了新的規劃。
她將下一個目標放在攻克“針刺麻醉”上。
除此之外,中醫研究院的門診和每周末的義診,她也在堅持。
不止她,甚至大著肚子的秦珍也在堅持。
對于普通人來說,沒有什么懷孕就在家里養胎一說。為了生計,為了未來,工作到臨產才是常見情況。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工作中,中醫研究院里已經很少有人提到顧燕影了,蘇靈雨也不常想起他。
記憶里那個白衣黑褲,清雋英俊的身影仿佛在逐漸淡去,像是一幅清淡幽遠的山水畫,轉眼就要融入天地之間。
所以當周六的時候,她埋頭研究針刺麻醉碰到難題,急匆匆趕到蔣玉鳳家里尋求幫助,門一開卻對上一雙瀲滟桃花眸的時候,突地就愣住了。
門里,顧燕影一副正在做菜的模樣,袖口卷起到肘部,手上還在滴著水。
看到她,他眼中也有意外,但很快輕笑著問候:“吃了嗎?”
蘇靈雨:“……”
她就沒想過,她和顧燕影之間,還能出現這么尋常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