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靜王一黨,明明橫遭重挫,卻不得不強顏歡笑。
靜王府邸內,靜王一黨的重要成員匯聚一堂,商量接下來的對策,只是氣氛十分壓抑!
戶部尚書蘇進首先開口道:“戶部和兵部一直拖延北征軍的糧草軍械,恐怕虎侯還師后,圣上要對我們秋后算賬。”
他們以為在物資上動手腳,就能阻止虎侯與匈奴大軍的正面決戰!
誰料橫空冒出一個用兵如神的國公府棄子,不僅扭轉了戰局,還造就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靜王一黨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唐宜斌,你說你到底安的什么心?!我們送的都是嫡系子弟,偏你派個逐出唐府多年的棄子,莫不是早有預謀?!”
一名御使臺要員率先氣勢洶洶地向蘇宜斌發難,他的愛子慘死在北境戰場,收到消息時直感覺整個天都塌了!
如果他兒子的死能成就靜王的大業,也算是死得其所。
偏偏他唐宜斌送過去的人讓眾人的心血付諸東流,他們所有的犧牲都成了笑話!
“劉大人,在下實在不知唐庸那孽障何時變得如此厲害,多半是......多半是誤打誤撞罷了!”
唐宜斌現在是有苦難,有兵部陣亡邸報為憑,他以為唐庸早已命喪北境。
當聽到唐庸不僅死而復生,而且立下不世功勛時,他整個人都懵了,這還是他印象中的那個廢物嗎?
但御史劉大人卻不依不饒,咄咄逼人道:“誤打誤撞?!如此精巧的計謀,那是誤打誤撞能做出來的?坊間早有傳......”
“劉大人!那都是以訛傳訛罷了,那孽障干的荒唐事在座的誰不知道,那種鬼話你也信?!”
見劉大人刻意往他是有預謀地破壞靜王計劃上面引,唐宜斌臉色越來越難看,終于忍不住反唇相譏。
原來唐庸三燒糧草的事跡已經傳遍了整個神京,眾口交贊,儼然已是整個大華朝風頭最勁的人物!
根據唐庸的生平、戰績編排的話本,戲曲數不勝數,經過添油加醋后,更是將他傳得神乎其神,直他是武曲星下凡,二郎神降世!
坊間傳,他根本不是被逐出了國公府,而是被送到某座海外仙山拜師學藝。
他眼見北境匈奴肆虐,這才毅然下山,力挽狂瀾,救萬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