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京城千里之外的雁門城,匪患猖獗,鬧得當地百姓苦不堪。
當地的知府曾派兵前去剿匪,卻被匪徒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這使得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整日生活在恐懼中。
知府眼見任由匪徒如此猖獗下去不是個辦法,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著想,硬著頭皮向皇上上書求助。
寒冬臘月,京城上下了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飛舞,將原本光禿禿的樹干裝點得銀裝素裹,煞是好看。
太和殿內,卻全然沒有雪景的寧靜,朝臣們吵得面紅耳赤。
為了到底該派誰去剿匪這件事,他們各執一詞。
這些朝臣們心里都跟明鏡似的,剿匪一事既能賺取好名聲,又能趁機撈到不少好處,尤其是與武將們息息相關。
眼下,剿匪已是勢在必行!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到底該派誰去呢?
朝臣們為了這剿匪的人選,一個個頭疼不已,絞盡腦汁。
夏千帆站在朝堂之上,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此番剿匪,不僅能夠建立民間聲望,還能借機與當地的官員以及武將們打交道,拓展人脈。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正因如此,太子黨一派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將這個“香餑餑”收入囊中。
雖說平王和凌王如今已然倒臺,但皇上還尚未對二位王爺做出判決。
朝中仍有不少曾被二位王爺收買的大臣,他們還在眼巴巴地等著消息。
尤其是平王黨那些人,賊心不死。
宋千俞調查平王的事情,早已傳入他們的耳中。
看著九皇子為了此事忙得腳不沾地,卻始終沒能查到平王私兵的下落。
這些人心中滿懷期待,暗自盼著平王能東山再起。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在朝堂上就像攪屎棍一般,胡攪蠻纏。
夏千帆站在文官的隊伍中,像個置身事外的吃瓜群眾,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互相揭露對方的短兒,看得津津有味。
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耐著性子聽他們吵了大半個時辰。
直聽得頭疼欲裂,卻也沒見他們吵出個所以然來。
無奈之下,皇帝揉了揉眉心,不耐煩地說道:“此事容后再議!”
隨著韓五德公公那尖銳刺耳的一嗓子“退朝”落下。
夏千帆輕輕地敲了敲已經有些麻木的雙腿,不緊不慢地跟著百官們魚貫而出。
晚上回到家中,恰巧碰到夏清寧,夏千帆二話不說,立即將她喊到了書房。
“清寧,你最近調查的事情進展如何了?”夏千帆關切地問道。
夏清寧無奈地搖了搖頭,滿面愁容。
“進展緩慢,爹爹,您說平王怎么就這么能藏呢?”
說著,她那一張白凈的小臉皺成了一團,活像一個委屈的小包子。
夏千帆見狀,不禁輕笑出聲。
“急不得,慢慢來。”
“平王苦心經營多年,若是輕易就被你和九皇子找出底牌,那朝中也就不會有這么多人盼著他東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