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后,郄龍和索爾魯在公路橋的斷裂處會合,白色煙霧基本消失,可以用望遠鏡看到亞數旅的車隊輪廓,正在快速撤離。哥薩克營目前無法繼續追擊了,如果繞行的話,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那時亞數旅殘兵已經抵達烏波斯克市了。無人機已經飛過河流去跟蹤監視亞數旅,不過航程只有十公里,很難全程監視偵察。
郄龍和索爾魯商量過后,決定還由他率領偵察小隊過河跟蹤,三輛車十二人,越精干越好,盡量不和亞數旅發生正面沖突。格爾曼在追擊戰斗中受傷了,腿部挨了一槍,問題不大,但也無法隨隊前行,目前已派人送往小鎮附近的e軍野戰醫院。哥薩克營在追擊作戰中傷亡了二十多人,彈藥也消耗了不少,暫時無法補充,只能通過清理戰場進行搜繳。
郄龍他們已最快速度補充完彈藥,主要是通用機槍和30毫米機關炮的彈藥,rpg—26火箭筒沒怎么使用,暫時不用補充。他們把備用彈藥分散裝在三輛車上,以防萬一,臺風輪式裝甲車備彈較多,畢竟防護力很強大。他們一刻后出發,裝甲車的車載電臺的通訊距離可達幾十公里,能夠及時和索爾魯進行聯系,時刻保持通訊暢通。
郄龍他們沿著河流北岸向西行駛,軍用地圖上顯示三十多公里外有一座橋梁,是否完好則不太清楚了。這里靠近烏波斯克市,w軍的國民警衛隊和海軍第135陸戰旅仍控制周邊部分終于城鎮,局勢并不明朗,隨時肯定和對方遭遇,需要高度警惕。e軍的北方山地兵團正在朝烏波斯克市挺近,不斷和周邊城鎮的w軍展開激戰,進展較為緩慢。
烏波斯克市的海水通道雖然已被封鎖,可仍有多條陸路通道與外界相連,可以及時得到武器彈藥和人員的補充,尤其是西方大國聯盟提供的軍援。e軍主攻方向在正西,攻占烏波斯克市的任務就完全交給北方山地兵團負責,重點打擊亞數旅,最好是徹底殲滅。亞數旅內部有許多外國雇傭兵,其中就有e國北方山地的非法武裝成員,跟北方山地兵團是私仇,見面只有一方能活下來。
郄龍他們盡量避開沿河的村鎮,始終越野而行,備用油箱都是滿裝的,暫時不用擔心油料短缺的問題。他們行進了半小時,終于看到不遠處橋梁的輪廓,可惜已經被炸斷了,無法通行。他們現在也不可能往回走了,只好繼續開車前行,尋找合適的其余橋梁,或者是河流淺水處,涉水渡河。
郄龍他們不久靠近一處小鎮,準備繞行避開時,遇到了當地親e國的民兵武裝,開著各種改裝的民用車輛靠近。郄龍他們的車輛上涂有白色z型標志,很是清晰,而且還有制式的裝甲車,遂被誤認為是e軍的正規部隊了。雙方不久靠近,及時進行溝通,并未發生誤會,但仍保持應有的警惕。
民兵武裝的車輛上懸掛著e國的國旗,武器只有各式ak步槍,基本已akm居多,還有不少sks半自動步槍。他們沒有通用機槍或輕機槍,但不知從哪里搞到了兩具rpg—7火箭筒,具有一定的攻擊能力。民兵的年紀都比較大,平均四十歲左右,還有頭發差不多全白的人,至少有五十五歲往上了。
郄龍親自下車和民兵武裝的指揮官交談,表明身份,身旁跟著一名哥薩克營的排長,也是他的副手,負責進行翻譯。民兵的指揮官是一名中年男子,身穿便裝,不過戴著一定e軍的深綠色軍便帽,akms突擊步槍斜跨胸前。他也穿著戰術背心,但明顯沒有防彈插板,彈匣包內的備用彈匣并未滿裝,說明他們彈藥并不充足。
雙方相互表明身份后,郄龍直接表示想盡快過河,請求對方協助,目的無需隱蔽,就是偵察和監視撤退的亞數旅。當地親e國的平民都深受亞數旅的迫害,不少人都因反抗被打死,自然恨透了亞數旅,對郄龍等人請求則無旁貸。河流上橋梁三天前就被炸毀了,不過當地居民在水淺處搭建了一座浮橋,便于兩岸人員來往,但車輛很難通過浮橋。
民兵指揮官見郄龍他們駕駛輪式裝甲車和經過改裝皮卡車,后者底盤明顯升高,而且還安裝了涉水喉,認為可以從河流淺水去開過去。目前該條河流尚處于枯水期,搭建浮橋處水流平緩,河面開闊,甚至可以看到河底的石塊,開車涉水而過的問題不大。周邊很多村鎮的居民都遭到了亞數旅的強行驅趕,迫使他們前往烏波斯克是當人質,尤其是親e國平民,反抗就會被當場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