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哈特鎮內一共有兩條主干道,呈十字型縱橫交叉,連通全鎮。其余街巷都與兩條主干道相連,如同蛛網般輻射開來,十分利于防守。政府軍的裝甲縱隊很快沿鎮內主干道深入,準備奪取最重要的鎮中心十字路口,控制全鎮交通樞紐,最終占領該鎮。不過他們缺少步兵跟隨,僅靠一支裝甲部隊奪取塔哈特鎮,難度很大。
烏卡軍團始終按兵不動,耐心等待政府軍的裝甲車縱隊全部進入鎮內,隨即發起全面攻擊。主干道兩側建筑物內立時出現烏卡軍團士兵的身影,槍炮聲瞬間響起,狂襲政府軍的裝甲車縱隊。大量rpg火箭彈從建筑物飛射而出,兇猛轟擊政府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試圖盡快摧毀。
政府軍的裝甲車縱隊并不慌亂,繼續保持當前的隊形不變,坦克和步兵戰車火力全開,強勢反擊。坦克和步兵戰車斗安裝著格柵裝甲,前者還有反應裝甲,無懼火箭彈攻擊,冷靜迎戰。步兵戰車上30毫米機關炮專門對付建筑物高層敵軍,彈頭直接打穿樓體外墻,碎石崩飛,留下觸目驚心的缺口。
藏身建筑物高層的烏卡軍團士兵,大部分肩扛rpg火箭筒,居高臨下轟擊坦克和步兵戰車頂部,威脅很大。但隨著30毫米機關炮猛烈掃射,二十多名烏卡軍團士兵被當場打死,尸體碎裂飛濺一地,慘不忍睹。t72坦克則使用強大125毫米火炮轟擊地面上的目標物,一炮便能炸塌半座建筑物,車載重機槍掃射靠近的烏卡軍團士兵,火力防護極為嚴密。
烏卡軍團的首輪攻擊持續了十幾分鐘,未能擊毀擊傷一輛政府軍的坦克喝步兵戰車,自己卻傷亡上百人,被迫停止進攻后撤。他們沒想到政府軍的裝甲部隊如此難纏,全力攻擊也未能摧毀一輛,為了避免更多傷亡,只能暫時后撤。政府軍趁機快速推進,逐漸靠近鎮中心的十字路口,遂遭遇烏卡軍團第二輪兇猛攻擊。
烏卡軍團這次改變了戰術,集中力量從地面展開攻擊,多輛安裝雙聯裝高射炮的皮卡車出現在主干道兩側的街巷內,很快開火壓制政府軍的火力,掩護同伴靠近攻擊。皮卡車躲在坦克和步兵戰車的射擊死角,同時利用復雜的街巷機動作戰,打了就跑,令政府軍很難防范,極為頭疼。
政府軍果斷放棄和烏卡軍團糾纏,全速沖至鎮中心的十字路口,六七輛坦克集中在一起,形成環形防御,不斷轉動,應對來自各個方向的進攻。三輛步兵戰車則在外圍機動作戰,攔截靠近的皮卡車和步兵,配合十分默契。這種戰術是e軍在第二次柯羅茲尼之戰使用的戰術,效果非常好,現在教給x軍,運用的還算不錯。
不過這種戰術需要絕對的火力優勢,不然就是成為對手的活靶子,面對360度的全方位攻擊,后果可想而知。另外還需要有援兵,否則堅持不了多久,只要有一輛坦克被摧毀,環形防御便會出現破綻,然后導致崩潰。政府軍坦克火力雖強,可還沒有達到絕對優勢,情況不容樂觀。
烏卡軍團并沒有死守鎮中心的十字路口,僅部署了少數兵力,政府軍裝甲部隊沖過來后,立即主動撤退了,讓出十字樓口。此時見政府軍在十字路口進行環形防御,完全暴露在他們火力攻擊范圍內,當即展開圍攻,徹底摧毀。雪藏已久的馬薩耶夫旅終于現身了,直接從十字路口東側展開攻擊,多枚火箭彈高速飛襲而來,擊中坦克的格柵裝甲,轟然起爆。
rpg火箭彈打不穿坦克的格柵裝甲,連續十幾發全無作用,射手位置暴露,招致兇猛火力反擊。但馬薩耶夫旅發射火箭彈只是吸引政府軍坦克注意力,真正的殺手锏是“短號”反坦克導彈,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發射。“短號”反坦克隱藏在七八百米外的居民樓上,瞄準鏡擊已鎖定一輛t72坦克,迅速發射而出。
短號防坦克導彈飛速掠空而至,準確命中t72坦克的反應裝甲,轟然起爆。該導彈采用串聯戰斗部結構,前戰斗部負責引爆坦克的反應裝甲,主戰斗部用來擊穿坦克均質裝甲,破甲深度高達1000以上。t72坦克的反應裝甲很快被引爆,導彈的主戰斗部繼續攻擊坦克均質裝甲,擊穿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