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崇禎暴怒上

      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崇禎暴怒上

      劉毅冷靜了下來,還好,還好,船廠還在。船廠是劉毅最需要的東西,人員什么的劉毅有現成的,只要船廠的設備和場地還保存著就可以了。王先通進一步說道:“揚州船廠原來一直是建造漕運船的地方,但是當初朝廷給揚州船廠配置的設備和場地其實還可以用來建造海船,所以這個揚州船廠一直有很多人盯著,但是揚州船廠家大業大,地方上的官府吃不下這么大一塊肉,所以便一直擱置在那里。這是咱們漕運衙門最后的本錢,本督說什么也不能將揚州船廠給丟了。至于其他的衙門,也不怕劉協同笑話,你們這些過路官員不知道漕運衙門的苦處,這么些年過去,咱們哪里還能掌控得了這么多衙門,現在的漕運總督府就是空殼子,在坐的官員你都看見了吧。這就是咱們總督府的全部力量了,你進來的時候可曾看見雜役,平時這些人領不到餉銀,所以沒什么事本督就讓他們散了。”

      劉毅點點頭,表示理解,王先通雖然是朝廷的一品大員,但是朝廷對于漕運總督這個官位的俸祿卻是有著明文規定,漕運總督一年的俸祿竟然只有二百兩,連一個月二十兩都不到。那么有的人肯定要問了,一個一品大員僅僅拿二十兩銀子一個月的俸祿,還怎么養活家里人呢。不用著急,這個早在陳瑄出任第一任漕運總督的時候就已經鋪墊好了,因為漕運在當時是一個肥差,全國就這么幾條主要航道,糧食物資甚至是軍隊調動都要通過漕運來完成,越是王朝鼎盛的時候,漕運就越是發達,這里面可以玩味的東西就多了,所以不僅僅是漕運總督,凡是跟漕運沾邊的各級官員,都可能借著漕運的便利吃拿卡要,這樣的話對朝廷的漕運事務會造成重大的影響。為了從根源上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陳瑄提出了養廉銀的概念,也就是每年給漕運的各級官員一定的銀兩補助,這樣他們就不會因小失大,為了**而丟失了養廉銀這么一大筆經費。比如以總督為例,雖然他的俸祿只有二百兩銀子,但是養廉銀卻高達兩萬兩,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所以陳瑄本來指望著用養廉銀讓各級官員不要貪贓枉法,但是他沒有考慮到人性,人心不足蛇吞象,只要有權力和金錢的誘惑,還是會有很多官員冒著殺頭的風險**。這也就是為什么有明一朝貪官屢禁不絕的原因,即便是朱元璋用嚴刑酷法都沒有效果。

      而到了王先通這里,隨著魏忠賢把持朝政,對于漕運衙門這種雞肋部門魏忠賢是嗤之以鼻,不僅僅是大大削弱了漕運衙門的存在感,幾乎讓漕運衙門關門,而且還大手一揮將所有的養廉銀給取消了。停止發放養廉銀對于官員們來說可謂是要了他們老命了,衙門里的差役公人就指望著養廉銀養家,養廉銀沒了,他們又沒有途徑去撈錢,就只能喝西北風了,所以漕運衙門的公人才被王先通打發去自己謀生了。而王先通,一年拿著一百八十兩的銀子,日子過得也是非常慘。又有人說,一年一百八十兩,好像也不少了,青弋軍的總旗一年不才一百二十兩銀子嗎?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王先通再怎么說也是一個伯爺,家大業大,光是妻妾就有好幾個,還有好幾個孩子,這么一大家人指望著他一個人的銀子養活,一百八十兩怎么能夠用。所以王先通沒辦法,整天將自己關在漕運衙門里,借酒消愁。眾官員跟他的處境差不多,眾人除了官階上不一樣以外,剩下的遭遇可謂是殊途同歸。大家都是難兄難弟,自然就成天躲在這衙門里飲酒了。

      雖然劉毅比較同情王先通的遭遇,但是有一點他說的不對,劉毅起身道:“總督大人,漕運衙門的難處,下官也是深有體會,但是有一點您說的不對,也許下官的前任都是過路官員,可是下官不是,下官既然蒙圣上天恩,得了漕運協同這個官職,那現在這個局面下官肯定要將其扭轉過來,方才不負皇上的期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王先通像是聽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話一般,在那里前仰后合,眼淚都笑了出來。眾官員也是哄堂大笑。一點也沒給劉毅面子。劉毅聲音一冷道:“不知道總督大人和諸位在笑什么,或者說有什么好笑的。”王先通喘了口氣說道:“劉大人,你不要誤會,我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這個局面已經變成了這樣,漕運河段的權力都被各布政使司收走,木已成舟,這么多年朝廷要是想管,早就管了,折子我不是沒上過,要說是魏閹一手遮天的時候那誰也沒有辦法,這個本督能理解,可是到了新皇登基,魏閹覆滅的時候,本督的折子依然是石沉大海,劉大人,難道你不明白其中的關節嗎?”

      劉毅怎么會不明白,這些個東林的官員吃進去的肉怎么會吐出來。漕運這一塊大肥肉早就被這些所謂憂國憂民的文臣給瓜分了。君不見當年嚴嵩在朝廷上只手遮天的時候,徐階等廣大文臣每天都上折子彈劾嚴嵩**了多少多少銀子,霸占了多少多少土地,可是真到了嚴嵩**,徐階上臺的時候,大家才驚訝的發現,平時看起來正人君子,為官清廉的徐階徐閣老,在家鄉霸占的土地竟然是嚴嵩的十倍之多。雖然這些官員推脫說不是自己干的,都是家里人或者是手下人干的,可是這么重大的事情他們不可能不知情。或者說正是在他們默許下,自己的家人和下屬才敢放開膽子干。放到如今的漕運局勢也是一樣的,朝中大員在地方上的勢力可謂是非常龐大,他們的家人聯合地方官府將漕運的利潤全部拿走,享受了這么些年,誰還會在意王先通上的折子,王先通敢上,他們就敢撕,所以別說王先通每年寫折子上去,就是他天天寫,他的折子也絕對到不了皇帝的桌案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