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下午,青弋軍經過將近三天的行軍,終于抵達了蕪湖縣城外,劉毅領兵出發之后,周之翰上書南直隸戶部,請求將太平府的府治從當涂縣城遷往蕪湖縣,因為從規模上來看,兩個縣城大小相近,而且蕪湖的地理位置位于繁昌縣和當涂縣中間,這樣更方便政令的傳達,否則從當涂縣城發出的政令還要經過蕪湖縣城才能傳遞到繁昌縣,從距離上來看這是不太合理的,所以南直隸戶部很快也就答應了這個請求。
因為一個縣城對于南直隸戶部來說不算什么,既然當地的軍政大員一同上書,這也不是什么難事,況且本來徽商總會就設置在蕪湖,所以當涂縣的位置一直是比較尷尬。既然如此,府治遷到蕪湖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兩地互遷的事情僅用了區區五日就全部辦妥,王嵩也成為了府治的縣令,喜不自勝,賣力的招呼蕪湖的壯丁百姓幫著周之瀚搬家,這才幾日功夫就將事情辦妥。
七月二十七日劉毅出發前派出吳東明飛馬快報太平府,吳東明一人三馬,僅用了一天一夜就順著官道趕回了太平府。周之瀚得到東南大捷的消息驚得合不攏嘴,沒想到這么快就結束了,袁督師果然是名不虛傳,特別吳東明還向他匯報了青弋軍在此次東南大捷中大放異彩,所以周之翰對于此次青弋軍回歸是非常的重視。
派出衙役一直打探大軍的消息,二十九日一大早就領著太平府的大小官員等候在蕪湖縣城外,蕪湖縣城的老百姓聽聞這個消息,早早的就自發等在了城外,人人手上都拎著慰問品,有雞蛋,饅頭,水果,甚至還有富商帶著銀兩,城內幾大酒樓早就在阮星的組織下做好了飯菜,燒好了熱湯,阮星要給他們銀子,但是無論是耿福興酒樓,馬義興酒樓,還是城內幾家大酒樓,甚至劉毅愛吃的味濃湯包館都不要這個錢。青弋軍是太平府的子弟兵,這些時間以來,劉毅一直大力推動軍地聯合,軍商聯合,魯港軍工坊出產的產品不僅提供給軍隊,大量的產能更是被徽商總會利用起來轉化成民用。
因為現在的蒸汽機還是最原始的那種,所以對于軍工來說應用范圍還是比較狹窄。比如像是沖壓板甲或者是線膛槍,線膛炮就無法制造,這些東西第一需要大型的機床,大型的沖壓設備,精密的模具,更重要的是要有穩定的動力供應,目前的蒸汽機的動力供應不穩定,應該是鍋爐,活塞和連桿的匹配性的問題,只能進行粗加工,像是精密的武器就無法生產出來,目前畢懋康費盡心思也只能將二六式火銃進行改進,提高火藥的利用率,銃管的氣密性,彈丸的重量等等,盡量將二六式的射程和破甲能力提高,這也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至于宋應星還是在研究蒸汽機的改進,他和他的工匠助手們一起夜以繼日不停的做實驗,就是想提高蒸汽機的動能和穩定機器的頻率。但是即便是他傾盡全力去研究,離最終想要達到的效果還差的很遠。
這些事情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至少在一年之內,新軍恐怕還無法裝備更好的銃,而魯超現在專門研究定裝彈藥,劉毅將自己原來在遼東獲得的掣電銃送給了他,希望他能將掣電銃的原理應用到以后的新銃當中,而掣電銃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后裝彈藥,如果能實現彈藥的后方裝填,士兵的射擊模式將會有巨大的改變,而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能生產出合適的定裝金屬彈藥,這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因為掣電銃的子銃還非常原始,怎樣將圓形的鉛彈和后面的發射藥更加完美的結合還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