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太平府上下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城里的老百姓自發的組織到一起,將整個太平府的街道打掃的一塵不染,家家張燈結彩,離劉毅大婚還有五天時間,雖然有些緊張,但是軍隊,官府和民眾一心,大家一起出力,一定能將太平府的面貌煥然一新,要知道,劉毅大婚,來的可不僅僅是南直隸本地的客人,還有很多人特地從外地趕來,所以為了給這些人留下個好印象,太平府的老百姓可不敢怠慢,都希望能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他們。
這就是青弋軍每天都在強調的集體榮譽感,要知道,青弋軍的這種精神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早就已經深入人心,整個太平府的社會風氣也為之一變。剛到這里不久的孫元化就發出過這樣的感慨,余觀太平府之百姓,頗有古周禮之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樂于助人,并憂天下之事,正乃圣人所之大同也。這種集體榮譽感從太平府輻射整個安慶衛,這里的人生活水平比外面的人好,自然就珍惜自己所處的這方水土,從內心就會自發的維護這里的安定**。所以集體榮譽感油然而生。如今將軍大婚,更是太平府多年來的盛事,由不得百姓們不重視。
“如娘,快,把那個扳手遞給爹。不是不是,就左邊那個扳手,哎呀,你怎么回事,這兩天老是心不在焉的,還有五天時間了,這條街爹還有十幾家店鋪的大門沒有修繕,可不能誤了時辰啊。你可上點心吧。”說話的正是城中五金店的鄭老板。他的店面除了賣一些錘子扳手之類的工具,他本人還承擔著給別人維修器具的活。這樣能多掙一些銀子,比如這一次劉毅大婚,街面上的店鋪大門都要重新修繕一番,鄭老板召集了三五個鐵匠鋪的好友,一起給這街面上的幾十家店做起大門整修的活計來。因為人手不夠,還將女兒如娘也拉了過來,普通百姓的女兒跟千金小姐可不一樣,從小就要學會謀生的技能,所以叫如娘幫著干些洗衣做飯,遞送工具之類的活還是很正常的。鄭老板給幾個好友分配了任務,大家兩人一組,一組負責一家店面,這樣一天就能至少完成三四家的活。按照這個進度,大婚之前完成應當不是問題。這些店主平時不關注店面的形象,有的店面年久失修,可是這一次不一樣,用蕪湖本地話說,驢子拉屎還得外面光。這街面上暴露給人看的部分還是要重新整頓,將歪斜的大門重新扶正,刷上紅漆。將牌匾上的字重新描畫,都是要干的活。
只要有一家干了,其他家就不能落后,這次不僅是給將軍爭面子,更是給整個太平府爭面子,誰要是丟了太平府的面子,街坊鄰居可不答應。鄭老板正在將一個牌匾重新釘在大門上方,他站在梯子上讓自己的女兒在下面給自己遞送工具,可是這幾天如娘都有些魂不守舍,干活也沒以前利索了,還總是把工具給弄錯。其實鄭老板哪里不知道,如娘這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將軍大婚,對整個太平府來說自然是不得了的喜事,可是對如娘一個人來說,胡友剛已經去執行任務了,還不知道有沒有危險,雖然胡友剛已經留下了信物,定下了婚約,可是還有好幾年呢,女兒真的能耗得起嗎?萬一胡友剛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如娘可怎么辦。鄭老板心里嘆了口氣,找個青弋軍的軍人固然是好,可是既然是軍人,就會出去打仗,這一打仗還能不能活著回來就是個問題,眼看著將軍結婚,如娘心里肯定受了刺激,不好受。
想到這里,鄭老板不禁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哎,現在擔心這個也沒什么用,胡友剛說了,一旦他出事,軍隊會將訊息傳遞到如娘這里的,胡友剛已經留下了地址。到現在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就說明胡友剛一切正常,自己在這里瞎操心也沒用,眼下還是多干些活,多攢點錢,這樣如娘以后出嫁也不至于讓丈夫瞧不起。女兒還是要有個本錢才行。鄭老板埋頭干起活來,街上很多民眾拿著掃帚沿街清掃著。連巡邏的軍隊也加入了粉刷墻壁的行列。太平府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哎喲,我的劉大人,彩禮小的可是給您老人家置辦好了,怎么樣,要不要檢閱檢閱?”軍部衙門內,穿著文士袍帶著三山帽的阮星正在對劉毅說著話。“去去去,你少貧,你就說準備了什么,別跟我搞那些個彎彎繞。”劉毅虛空踢了阮星一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