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盡起,艦隊駐守,并且分出五艘鳥船沿海巡弋,確保傳訊通暢,板船和舢板組成的傳訊部隊已經按照每十里一艘船分布在松山堡到寧遠的海面上。而松山堡并未留有士兵駐扎,城墻已經被大炮轟擊的殘破不全,留下士兵駐扎也是無險可守,索性不守,皇太極的兵馬也不敢來,在這么多艦炮的威脅下,沒有艦隊的建虜只能望洋興嘆。而吳東明的兩千四百名騎兵和成康晉軍率領的六千六百名步兵,一共九千人,立刻出發前往錦州。
松山到錦州不過百里的路程,雖然道路條件并不是很好,但是騎兵全速出擊也不過是大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步兵如果跑步前進的話最多一天的功夫,青弋軍這種強軍可能連一天的時間都不需要就能趕到錦州。而錦州南邊只有松山堡這么一個大軍堡,百里的路上除了會碰到敵軍巡哨以外,不會有任何堡壘阻攔,但是不能排除會碰見崗哨。
當年袁崇煥在接手遼東之后,深知通訊不利的弊端,且金兵騎兵犀利,完全可以在各城之間穿插,切斷各城之間的聯系,就算是派出塘馬,也有很大的可能在半路被截殺,所以袁崇煥創造性的建立了一些崗哨,其實也就跟后世日本鬼子的炮樓差不多,只不過這些崗哨沒有多強的防御能力,在曠野上一個孤零零的崗哨不過一個小旗駐守,若是遇到敵軍大舉進攻,那更是片刻的功夫都守不住,但是這些崗哨本來就不是為了防御建造的,其性質更像是烽火臺,只要能放出狼煙就可以通知遠處的崗哨,然后一路傳遞,可以讓將要被攻擊的城池有時間做好準備,避免敵軍突襲。
在金兵攻擊錦州防線的過程中大量這樣的崗哨被毀,因為皇太極攻打錦州并不是偷襲,而是在殲滅了大凌河城的明軍和援兵之后大舉進攻,所以大部分這樣的崗哨都已經被摧毀,錦州到松山堡之間僅剩下兩座,后來金兵接管錦州之后,祖大壽倒是派出了一些漢兵駐扎在這兩個僅存的崗哨里,只不過這兩座崗哨基本已經失去了傳信的作用,因為第二座崗哨距離錦州較遠,本來它和錦州之間還有一道崗哨,所以可以將狼煙傳訊傳遞下去,現在中間少了一道,就失去了傳遞的連貫性,不過祖大壽也算精明,在第二座崗哨不遠處的一個村子里布置了少量騎兵,一旦放狼煙,騎兵就可以快馬傳訊,將敵軍攻擊的消息傳遞到錦州城,也算是一個補救的辦法。
九千青弋軍快速前進,以騎兵為先導,步兵為中軍,輜重火炮為后軍向錦州的方向前進,在得知錦州的兵力配置之后,成康知道,要想四面包圍錦州城不走漏一點風聲基本是不可能的了,他們的兵力遠遠多于青弋軍,青弋軍只能選擇攻擊錦州南城,而且是只攻打南城,其他四門最多派出騎兵巡弋,可是城內也都是騎兵,那么戰況是很容易推算的,如果青弋軍猛攻南門,城內的部隊大部分也會集中在南門,這就給青弋軍的炮兵創造了集中殲滅敵人的最好機會,他們越是密集,越是可以一鍋端。而當祖大壽和岳托,碩托等人意識到人海戰術沒有用的時候他們就會利用騎兵優勢突圍,城內有一萬五千兩紅旗精騎,祖大壽也還有一兩千騎兵,區區兩千青弋軍騎兵分散在三門抵擋不住他們的突圍,當然如果他們選擇野戰那是最好,九千青弋軍在大量火炮的支援下打一萬多騎兵,成康有把握滅了他們,可是金兵不傻,他們已經被打怕了,一定會選擇堅守。那么最后的極大的可能就是,青弋軍會奪下錦州城,但是殺傷不了敵人太多的有生力量,最起碼兩紅旗和兩藍旗的金兵不會送死,一定會去找皇太極。
“報!將軍,前面有一個崗樓,就在五里外,斥候弟兄們請示將軍,要不要把這個崗樓打下來?”一名前方探路的青弋軍斥候回來稟報吳東明道。吳東明抬頭看看天色,現在是凌晨,距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完全可以依靠夜色將這個崗哨奪下,既然這里有崗樓,那么周圍會不會有敵軍的斥候也說不定,還是先把它打下來再做計較。吳東明點點頭:“告訴弟兄們,留一個活口,抓個舌頭,本將要審問。”“得令!”斥候返身打馬而去。
前線的斥候接到命令,立刻下馬,將馬匹拴在樹林中,然后趁著天黑摸出去,跟松山堡的敵軍一樣,因為這里離著松山堡不過二三十里,而且松山堡有金兵把守,守兵根本就想不到有人會從海上殺過來,時間又是凌晨,就算是留下來放哨的一名士兵也忍不住在樓頂瞌睡起來。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斥候隊正搖了搖頭,這是一幫烏合之眾,崗樓下面的木頭大門都沒關,真是一點打仗的樣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