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將軍,怎么樣了,城門上面的垛口修好了嗎?”
“邱巡撫,還差一些,兄弟們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干,著實有些累了,這上月的軍餉還壓著沒發,兄弟們有些情緒,還請邱巡撫海涵,這不,到了午飯點了,我跟他們說一聲,先吃飯,下午接著干,邱巡撫放心,我的這些兄弟們手腳麻利,不像老何他們的人,磨磨蹭蹭的。”
“老祖,你他娘的說什么呢,見老子人少欺負老子是吧,你下來,我跟你沒完。”
“有本事你上來啊,咱們就在城墻上比劃比劃,我老祖讓你三招。”
“你他娘的,你給老子等著,刀呢,老子的刀呢?”
六月十八日中午,祖大壽,邱禾嘉,何可綱正領著士兵在大凌河城修復城墻。前些日子因為邱禾嘉頂住了上面的壓力,力主修復大凌河城,所以朝廷撥付的五十萬兩白銀被同時用在了兩個地方,因為大凌河城的位置靠前一些,而且就在錦州的正前方,并且規模沒有右屯大,秉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所以邱禾嘉想著先把大凌河城修個七七八八,然后再掉過頭去修復右屯,反正資金還沒到位,等一等也無妨。
大凌河城雖然在前幾年金兵從**回師之后因為泄憤,當著袁崇煥的面焚毀了大凌河城,可是整個城池的根基猶在,金兵并沒有對此地進行實質上的占領,所以金兵退去之后,袁崇煥先派出了一些人馬前去查探情況,當探馬回報大凌河城已經被燒成白地之后,袁崇煥立刻主持了對大凌河城的基本修復工作,因為城池面積并不大,所以袁崇煥決定按照原來的墻根鏟平上面參差不齊的部分,就在原來地基的基礎上進行修復。因為遼餉的問題,能撥付到大凌河的資金時有時無,這導致了大凌河的工程時斷時續,因為這樣的原因修復了很長時間也不過是恢復了原來城墻的一半,然后就發生了己巳之變,皇太極等人經過殘破的大凌河城的時候雖然發現恢復了部分城墻,但是因為差得遠,并且他們趕時間,所以并沒有對大凌河城進行進一步的破壞,直接繞了過去。再后來袁崇煥領大軍入衛京師,自然大凌河城的事情就擱置了。而現在祖大壽他們過來接著修,正好也就是在袁崇煥修復的基礎上完成整個大凌河工程罷了,有袁崇煥的一半城墻做基礎,自然祖大壽和邱禾嘉的進度要快一些。
截止六月十八日,除了城門還沒有修復,基本上四面城墻已經有個大概的樣子了,不過各個城墻的垛口還沒有壘起來,只有齊腰高的護墻,沒有垛口的話自然弓箭手火器手之類的就沒有防護的地方。按照邱禾嘉的預計,算上修建垛口和城門樓的時間,再將四面城門裝好,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下個月末應該就能完工了。
何可綱和祖大壽在城上城下斗嘴,邱禾嘉笑著搖搖頭走開了,此城并不高大,也就是三丈不到,比北京城墻矮了一大截,也不過就是后世九米的高度。所以城上城下喊話能清楚的聽到。到了午飯的時間,士兵們都紛紛靠在護墻上吃飯,民夫們也和他們混雜在一起。因為邱禾嘉在這里,畢竟是主政的官員,對民夫還算是不錯,他將民夫的伙食標準提升到和士兵們一樣,畢竟民夫干體力活比較多,不吃飽了不行。每人每天兩頓干的,一頓稀的,算算看一人一天能吃到五個雜糧饅頭。每十天能吃上一次肉,總體來說邱禾嘉對他們還是關懷有加。所以民夫們的熱情很高漲,畢竟這個年代能吃上一口飽飯不容易,大家干活都很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