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鎬親自來托,盧象升不敢不起,身后眾將也是隨著盧象升一起起來,“老大人這么多年受委屈了。”盧象升拱手道。其實薩爾滸大戰的功過,明眼人或者說大明的有識之士一眼就能看出來到底是怎么回事,楊鎬只不過是一個最后的背鍋俠罷了。皇帝對天下要有個交代,朝廷對百姓也要有個交代,喪失了大明最后的精銳,還搭上了一萬多**兵,這怎么都說不過去。拿出來頂罪的分量輕了不能服眾,最后只能是遼東經略楊鎬來背這個黑鍋了。這一點盧象升作為文武雙全的大家自然是看的明明白白,心里對楊鎬也是充滿了同情的。現在劉毅能將楊鎬順利救出,并且看樣子楊鎬應該是做了劉毅的幕僚或者是智囊之類的,劉毅能將楊鎬這種人物拉到帳下果然是人中龍鳳。而楊鎬也能在這里發揮一些余熱,彌補一下十幾年在天牢中失去的時間,倒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盧象升也感到很欣慰。
楊鎬聽到盧象升說自己委屈了,心下無比感動,聲音都有些哽咽,“盧大人,老夫,老夫...”“老大人不必介懷,過去的都過去了,人還是要往以后看,您說對嗎?是非功過就交由后人評說吧。”盧象升勸道。楊鎬沒想到一個三十歲的官員竟然能把世間的事情看的這么透徹,尤其是是非功過交由后人評說。這是何等的胸襟,就算是年輕時候的自己也是萬萬不能和盧象升相比。劉毅也是暗暗贊嘆,不愧是大明最后的抗金義士,盧象升就是盧象升。
楊鎬長嘆一聲,和盧象升互相施禮后又回到了隊伍當中,隨后劉毅又拉過一人來,盧象升一看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可是眉宇之間仿佛又是似曾相識,好像在哪里見過。劉毅悄悄的伏在盧象升耳邊小聲道:“盧大人是不是感到有些眼熟,這位就是袁督師的公子承志,我不瞞你,是我派人把袁督師的家人給救出來了。”盧象升張大了嘴巴,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劉毅,這個劉子明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去劫囚,還真是,不過想想,這事情也只有劉毅能干的出來,袁督師的冤情他盧象升當然心里有數,能將他的家人解救出來,想必袁崇煥泉下有知也定然會欣慰吧。現場人多嘴雜,盧象升不太好大肆宣揚,只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袁承志鄭重施禮,然后退了下去。
晚上的接風宴氣氛自然是非常熱烈,天雄軍是新軍,青弋軍也是新軍,這兩支不同于大明現行軍事體系的軍隊坐在一起自然是有很多話題,盧象升這次破格提拔了很多的中低層軍官就是要做到讓這支新軍不受到原來的舊式軍隊習氣的影響,他要讓天雄軍有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樣才稱得上是不辜負圣上的期望。另外本來這次天雄軍的眾人就是來南直隸取經的,自然要學習新的理念,盧象升也已經囑咐了眾人,這次過來他們是學生,青弋軍是老師,況且青弋軍是天啟皇帝賜旗的軍隊,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是前輩,天雄軍一定要虛心討教,態度更要放尊重。所以天雄軍眾人對青弋軍和太平府的文武官員都是尊敬有加,態度也是非常謙虛,這樣自然能博得大家的好感,就比如錢明德,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和吳東明坐在一桌,和吳東明聊天語間倒像是學堂的學生一般,都是討教的話,搞得比他年輕不少的吳東明略顯尷尬,這樣的場面無不發生在各桌之上。
盧象升自然是和劉毅他們坐在一桌,青弋軍的實力他是再清楚不過了,如果天雄軍也能像青弋軍這般,一南一北,大明就有希望中興了。可是和劉毅并肩作戰的日子里他不過也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沒有深入去學習了解。很多理念都對他原有的觀點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次到南直隸來不知道又會有什么新的沖擊,一時間盧象升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