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傳來一個聲音:“小兄弟,照你這么說,三才陣就沒有破解之法?”問話的正是吳斌,劉毅不認識他,程沖斗站起來說道:“徒兒,這是吳斌吳百戶,還不見禮?”
劉毅躬身道:“不知是吳將軍當面,失敬。”
吳斌也許是常年喊軍令的緣故,聲音頗大,對劉毅道:“無妨。難道這個陣法就真的無解?某也時常研究確實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周之翰面露不悅,這個吳斌真是個職業軍人,一點官場規矩都不懂,這么多人坐在這里,難道看你和劉毅慢慢對話嗎,有什么不能結束了再問嗎?但是他又不好出呵斥,畢竟從品級上說,吳斌級別更高一點。
劉毅答道:“其實吳將軍,也并不是沒有破解之法,只是很多人受到思維的限制,不重視新式武器,沒法跳出這個圈圈罷了。”
“哦?有破解之法?”吳斌高聲問道。
這下底下的觀眾們也不交談了,皆是面露好奇之色,想知道劉毅有什么破解之法。周之翰,黃玉,程沖斗等人也是側耳傾聽。
劉毅說道:“吳將軍,請問三眼銃射程如何?”“三四十步吧。”“鳥銃呢?”“百步。”“嗯,三眼銃的射程近,對方的弓箭就能威脅到,鳥銃的射程遠了一些,但是準頭差,射速慢,發射也不確保能打中人,還沒裝填完可能對方就殺到了,要是用弓箭,對方可披甲防御,也可以弓箭對射,除非他們沒有掩護。”劉毅緩緩說道。“但是小子在遼東軍中發現了一種新式武器,可能會改變以后的戰爭形態,只是造價高昂且費時費力,如果以后有辦法能量產將是軍國利器。”
“哦?還有這種東西?能否給我看看?”吳斌問道,這下所有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劉毅對黃玉說道:“黃將軍,請問隨身可有火藥和鉛子?”黃玉的親兵當中正好有兩個人使用鳥銃,黃玉吩咐親兵拿出火藥包和鉛子。北地多用三眼銃,而南方因為倭寇的緣故,從日本引進了很多火繩槍,所以南軍鳥銃居多。
劉毅也回到營房將掣電銃拿了出來回到了校場之上。然后接過火藥和鉛子,將五個子銃裝填好。為了保證氣密性,劉毅在子銃鐵管的周圍包上了一圈絲綢,這樣會塞的更嚴實,然后留出一個粗線頭方便射擊完了之后將子銃從膛內拽出。
過了一會兒劉毅站起身道:“好了!請兩位大哥幫忙站到那邊的木頭人邊上去。”兩個拿著鳥銃的士兵站到了木頭人邊上,左右距離木頭人大概五六步。然后劉毅又對黃玉說了什么。黃玉直擺手,劉毅卻道沒事。
觀眾們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要干什么。就連吳斌也看不懂。然后只見劉毅快步跑到離一百二十余步開外。黃玉也走到自己的兩個親兵身旁對他們下令:“瞄準!”兩人端槍瞄準劉毅,場下一片驚呼。周之翰忍不住了站起來道:“黃百戶,你要做什么。”黃玉這才對大家說道,劉毅要進行火銃對射。眾人覺得太過兇險,連程沖斗也忍不住出勸阻。因為程沖斗雖然是武術大家,但是對火器卻不太了解。其實大明的鳥銃射程也就一百步多一點,而且因為不像日本鐵炮那樣精工細做,能有就九十幾步的射程就不錯了。劉毅也在那邊大呼道:“大家盡可放心!”
黃玉一聲令下:“放!”兩個親兵瞄準劉毅開火,砰砰兩聲一陣白眼飄過,觀眾們都捂住了嘴巴,與此同時劉毅也瞄準這邊的木頭人開火了,砰地一聲,木屑飛濺,然后黃玉的兩個親兵拿出火藥紙包。用嘴咬開,倒入一點到銃機的藥鍋,又聽到劉毅那邊一聲銃響,木屑又是飛濺,然后他們將剩下的火藥倒入銃管,他們又取出鉛彈,對面又是一陣銃響,將鉛彈放入銃管,取出通條,又是一聲銃響,用通條將鉛彈和火藥壓實,剛準備瞄準,又是砰的一聲。黃玉大喊一聲:“停!”兩名親兵依放下鳥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