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了劉毅的真正實力之后,孫承宗還好一些,盧象升和程仲看劉毅的眼神仿佛看怪物一般,劉毅的膽子太大了,不過一個參將指揮使,竟然借著民團的名義弄出了數萬大軍,這么大規模的軍隊若是讓朝廷知曉,少不得又是一番海量的彈劾。就朝廷里那些個御史官的嘴能把劉毅給淹死,唯一能暫時堵住他們嘴巴的方法就是取得一場大勝,只有大勝才能讓天下人交口稱贊,將御史官的嘴巴封住。他們不傻,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跟全大明的老百姓對著干。這些人也是愛惜自身羽毛的人,不會做那種愚蠢的事情。
成康的信中說的很明白,按照時間推算,他們將會在八月二十五日左右到達遼東附近的海岸,并且在一兩天內發動對松山堡的攻擊,而一旦偷襲成功,他們會繼續攻擊錦州城,一旦他們攻下錦州,皇太極的大軍只要回援,就是寧遠城軍隊出擊的時候,所以請寧遠城的軍力做好準備,一旦戰局發生變化,立刻找機會出擊,給皇太極重創。與此同時,成康會派水師在海上建立傳訊通路,松山到寧遠如果走海路的話并不遠,水師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小快船,在松山和寧遠之間接力傳訊,這樣信息能在三天之內發到寧遠城。成康預測,一旦錦州遭到打擊,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錦州守軍在青弋軍完成合圍之前派出塘馬通知皇太極,而此刻的皇太極不一定會出兵,可能會派出哨探看看情況再做決定,松山的問題不大,只要錦州在手上,松山的青弋軍也翻不起浪。第二種就是皇太極會立刻回援,目的是將步兵為主的青弋軍登陸部隊全部殲滅,這就會帶來一些問題。皇太極接到消息到大軍回援出現在錦州城下大約需要兩天的時間,而兩天時間對青弋軍來說并不長,如果能打下錦州自然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如果打不下來,恐怕還要劉毅拖住皇太極,但是海上傳訊的時間是三天,不管打不打的下來,寧遠都要在三天后才能接到消息,這就需要劉毅想個辦法,無論如何在皇太極撤軍的時候拖住他們,給錦州方面爭取一些時間。
今天已經是八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水師將在五天之后發起對松山的突襲,對于突襲松山,劉毅不擔心,松山堡本來就不大,就算是皇太極分兵前去防守,兵力也不會太多,一到兩個甲喇而已,以青弋軍的戰斗力加上突襲的因素,恐怕要不了半天就打下來了。靠海的松山堡承受不住艦炮的全面打擊。留給劉毅的時間不多,必須在五天之內安排好拖住皇太極的軍事計劃。只能先將城內所有的騎兵集結起來再說了。
劉毅再次叫上盧象升一起到孫承宗那里商議軍機,劉毅提出,要想拖住皇太極,必須出動相當規模的騎兵,要將全城的騎兵全部集結起來才行,經過連番鏖戰,劉毅這邊有三個團的精騎,盧象升的天雄軍還剩下八百騎兵,城內孫承宗的兵馬也還有兩三百馬隊,勉強可以湊出四千余人的騎兵隊伍,這支隊伍要擔負拖延皇太極六萬滿蒙聯軍的任務,敵軍十數倍于我軍,且己方沒有火炮支援,這比京師大戰難度要高,而劉毅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如果皇太極派出一部分軍隊跟自己周旋,再次冒險派兵攻擊寧遠城,那會是什么結果,沒有天雄軍和青弋軍助陣的寧遠城還能不能再次承受數萬兵馬的攻擊,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孫承宗閉上眼睛考慮了一會,斬釘截鐵道:“你們盡管去,寧遠城這邊老夫來想辦法,給你們爭取一天的時間肯定沒有問題,過了一天之后老夫不敢保證,只能盡量拖延。”
劉毅和盧象升對望一眼,點點頭,只能采取這個策略了。哎,兵力不足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要是有數萬精銳的青弋軍在這里,早就跟皇太極決戰了,不過現在還不行,留守的青弋軍尚未達到一戰定乾坤的水準,時間,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八月二十四日,水師搭載著教導師和水師陸戰隊已經到達了松山堡附近海域,成康立刻命令晉軍建立海上通訊,晉軍迅速派出數艘舢板和板船組成接力傳訊的通訊船只,而所有的鳥船全部集結在松山以南二十里的海面上待命。準備趁夜突襲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