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的對,是本將焦躁了。”劉毅對成康施禮,然后坐了下來。早有親兵端上了涼茶。站在成康身邊的袁承志給劉毅和老師倒上了茶水,然后退到了一邊。
“還請先生講解一二。”劉毅對成康說道。成康對劉毅的態度非常滿意,劉毅雖然是武將,但絕對不是什么剛愎自用的武夫。如果說成康一開始還有一些懷疑,怕劉毅請自己出山的時候是裝樣子,回來自己的大本營就會原形畢露的話。那么現在的事實說明,成康的一切擔心都是多慮了。這么多個月的時間相處下來,成康已經完全了解了劉毅此人,他真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心系黎民,胸懷天下之人。為這樣的人效力是自己的榮幸。
成康捋須緩緩說道:“就像下棋一樣,鄙人認為,應當按照棋路將思維理順,這樣才能將棋局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劉毅點點頭,示意成康繼續說下去。“我們逐條來看。第一條,薊鎮的兵馬不動,這個我倒認為沒有什么問題。薊鎮的兵馬去年遭受巨大損失,新兵居多,好不容易熟悉了駐防的環境,讓他們去遼東接替本地的軍馬,讓本地軍馬抽調出來前去大凌河,看起來是一個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但是不能排除他們守不住的風險。最正確的做法是應當立刻抽調北直隸和宣大所有騎兵,組成機動部隊,星夜馳援孫閣老。依鄙人來看,不講人情的話,現在的情況,大凌河應該是守不住了,金兵志在必得,祖大壽他們毫無防備被打的措手不及。孫閣老現在應當考慮的是怎么穩住錦州,守住錦州再調強軍重新突破大小凌河才是上策。”
“唔。”劉毅對成康的說法表示贊同。大凌河按照現在的情況很難守住,只是可惜了祖大壽麾下的兵馬,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最后祖大壽開城投降。白白便宜了金兵,但是站在人情的角度,他也能理解祖大壽不突圍的想法,突圍回來也沒用,麾下的兵馬都沒了,在大明有兵才有權,本身就是有案底的人,要是失去了兵馬,崇禎殺你就跟殺雞似的。
成康喝了口茶,“第二,朝廷讓閣老立刻派兵前去支援大凌河城,如果根據剛才的第一條分析,孫閣老現在麾下不過兩萬余騎兵,按照遼東輿圖來看,將所有需要駐防的要點全部配置兵力之后,孫閣老能抽調出的兵馬不過四萬余人,其中還有一半的步兵。用這樣的兵力主動攻擊建虜,勝算渺茫。還不如先駐扎在錦州一線,給建虜施加壓力。如果能談是最好,保住有生力量,但是成某認為應該行不通,大明遼東局勢恐怕就此糜爛。”
這也是劉毅擔心的一點,按照孫閣老的性格,崇禎皇帝下了旨,恐怕孫閣老不得不執行,選派援軍前去大凌河,一去能不能回來還打個問號。目前最穩當的辦法就是成康說的,看看能不能談,用金銀換取有生力量。但是依著大明現在的財政狀況恐怕不現實。
“第三,調集山東和登萊二州的遼東兵馬各一萬前去寧遠救火。其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其二,山東兵和遼東兵素來不和,山東兵馬總是覺得遼東的人馬占了他們的地盤。這兩支部隊前去寧遠,根本不可能協同作戰,恐怕還會成為孫閣老的負擔,應當只選派一支兵馬前去即可。事出突然,否則用水師運送遼東軍前去寧遠也是可以的。”成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