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城下破奴軍戰兵營不多,親衛營和胡明利刃營成為攻城主力,親兵營高成功部和杜亮部只是輔助進攻。以前破奴軍攻城戰喜歡用為三缺一的布局,而今天破奴軍主帥張平安采用了南、西兩面攻城,放開了東面和北面任由敵人逃跑。張平安之所以這樣大膽用兵是他有意為之,廣寧城東多為山林有破奴軍王華率領的山地部隊在此地巡弋,廣寧城敢逃跑的敵人絕對會落入破奴軍設好的陷阱。北面有破奴軍親衛營五支斥候哨騎兵巡查,廣寧守軍要想突圍比將遭到在這里的破奴軍騎兵側擊,任何一支大軍都無法逃跑時顧及側翼更何況這里的斥候騎兵是破奴軍一等強軍。
這場廣寧進攻戰看似破奴軍來勢洶洶,其實主帥張平安內心暗含深深地無奈。經過兀禿刺草原決戰之后的破奴軍可以說是疲兵滿營,數年南征北戰讓破奴軍中堅的老兵多少都有厭戰的情緒,老兵現狀如此張平安最怕是把新兵給帶壞了。好在破奴軍中有胡明和張黎這倆喜歡戰功的滾刀肉,有他們鼓動手下人獲取戰功張平安也少了許多口舌。這場廣寧大戰過后,張平安打算暫定對建奴攻勢,積蓄力量和物質準備明年展開決戰。因此,他命令在北方的副帥陳錚,大軍以休整為主派遣少量山地部隊進入高山密林,搜尋在哈刺溫山脈中女真小部落并予以殲滅。
其實這次攻城戰張平安并沒怎么上心,炮隊都統領楊妹妹甚至拍胸脯包打廣寧城,楊妹妹表態把張平安氣得直罵娘。廣寧城今后破奴軍還要做進攻遼東腹地屯糧之地,炮隊把廣寧給轟平了他得花多少銀子重建。為此,張平安向參謀長古新下達軍令,**作戰謀劃進攻廣寧只能用火炮轟擊南面城門,其他城門必須保證完整。為此,楊妹妹將炮隊十五門重炮放在廣寧南門三里,四百弩炮箱車擺放在城門兩側構建支援火力陣地,一百八十門五斤火炮放在重炮陣地后方,只要重炮打開戰役缺口即可對這里進行火力延伸支撐。對于楊妹妹布置的炮陣主帥張平安還是非常滿意,楊妹妹完全領會了他的作戰意圖。
情報處根據各部斥候抓捕的廣寧游騎拷問出的諜報,破奴軍知道了廣寧守將是投降建奴不久的寧遠總兵祖大壽,以及廣寧守軍只有七千人的準確諜報。廣寧守軍這點兵力張平安看不上眼,他從中發現了一個讓大明朝廷出丑的機會。隨著破奴軍強大,大明偽藩華國公張平安的野心也隨之膨脹。連李自成這個流寇頭子都敢建立都城,自稱“奉天倡義大**”,一個小跟屁蟲羅汝才居然敢稱“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這幫流寇頭子一個個不是**就是大將軍,地盤也就二、三個省數千里地也有襄京這個都城。他堂堂一個破奴軍主帥,控制著數十**疆域,現如今地盤比大明還要廣闊,卻憋屈得連一個大**的名分都必須隱忍,這都因為破奴城宣慰使司有著大明朝廷這個名義上的宗主上國。
作為一個穿越的鳥人,張平安是知道歷史車輪大致走向。可他這個鳥人胡亂扇動的翅膀已經改變了大部分歷史,要想在這黑暗亂世中立足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從內心來將,滿洲女真人這個對漢族文化最大的敵人他必須要根除,有了這個前提張平安才能一心一意耕耘大明內戰。隨著年紀增長,張平安對未來已經有了自己的方向,他要加劇大明內戰剪除破奴軍今后許多不可逾越地障礙。首先是動搖大明朝廷的正統地位,這就需要讓所有人看清大明朝廷腐朽本質,進而爭取到大明地域上下所有人心。為此,他派人向朝廷上報破奴軍廣寧作戰方略,借此布局引誘崇禎皇帝和朝堂重臣犯錯。
在這道奏折中,張平安明廣寧守將為明軍叛將祖大壽,請示朝廷給出處置方略。張平安挖的這個坑可不小,祖家在遼東已經是掌控近六成的邊軍,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更是祖大壽外甥,這大明朝廷要想邊關穩固必須安撫吳三桂這個手握重兵的將領。另一方面,遼餉依舊是大明官員貪腐的重災區,為保住自己貪玩遼餉的利益這幫官員肯定得不留余力地保住祖大壽這個當家人。有了這些因素,崇禎皇帝即便是想處罰祖大壽卻因朝堂上重重阻礙不得不妥協。而他張平安本身就與祖家有私仇,這個矛盾從天啟年延續至今,張平安抓住祖大壽要殺要刮亦或是交給朝堂皆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只是這活的祖大壽遠比死了要強,張平安可以用祖大壽這個叛將在大明朝堂上掀起新一輪政治風暴,離間朝堂和大明地界有正義感的士人,這也是張平安要攻打廣寧一個政治上需求。戰爭永遠是政治的延續,隨著張平安下達進攻命令,破奴軍炮隊首先發威開炮。只是廣寧炮戰讓炮隊都統領楊妹妹感到十分憋屈,張大帥派傳令兵下達轟擊廣寧南門的命令中還有另一指令,那就是每一輪火炮轟擊廣寧后,必須等到張大帥新的命令再行開炮。這道完全不符合戰場規矩的命令著實令楊妹妹氣憤不已,數次大戰經歷告訴破奴軍上下一個真理,在打仗上張大帥永遠是無比正確,楊妹妹還不敢違抗張大帥的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