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令旗語手給黃志傳令,今天回軍不會再進攻,但破奴軍黃志部必須做好夜戰準備。孫承宗與小狐貍達成的交易中,包括了他在二天之內被軟禁的內容,這讓老狐貍見識到,張平安不但打仗不要臉,還在戰場上六親不認的真面目。為保障破奴軍戰役前軍事行動的保密,張平安采取人盯人監視這樣的保密措施,密切監視孫承宗身邊的每一個人,為的是不讓絲毫消息走漏。
對此,孫承宗只得苦笑,他也知道戰爭到了關鍵時候,要是從他這里走漏了半點風聲,回軍統帥馬騰耀也許就會改變主意。孫承宗看到張平安些許得意的眼光,也猜到回軍統帥馬騰耀已經上了小狐貍的圈套。于是,他走到指揮臺椅子前坐下,掏出望遠鏡也向回軍老營望去。
這一看就令孫承宗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所在,回軍明顯做好了轉移準備,許多的帳篷已然裝車,還有不少的糧食包正在往車上裝,從這幾點能看出小狐貍的預測和計謀已經成功。看來馬騰耀并不知道破奴軍有望遠鏡這個觀察敵軍的利器,僅從肉眼是看不清楚對方大營這種細微動作,因此,回軍所做隱蔽功夫很是膚淺。心有底氣的孫承宗,轉頭看了一眼小狐貍。
他發現張平安又在發令,命令正在進攻的破奴軍開始收縮進攻陣線,似乎被回軍進攻馬頭巖陣地那如潮攻勢所威嚇,準備全力支援馬頭巖堡防線。老于戰事的孫承宗略一思索就明白張平安的策略,他是要想馬騰耀誤以為破奴軍落入了回軍的圈套,令馬騰耀堅信他向寧夏為進軍判斷是正確的。想到這里,孫承宗暗暗點頭,張平安的心機不是一般地深沉,他算計對手的手法真是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不留絲毫反擊的余地給敵手。
為保證他的計策的實施,小狐貍張平安甚至敢扣押、軟禁他這個名義上的督師,全大明還真找不出這個另類人才。不過,當前的戰事正如張平安所預料的方向發展,對于大明來說是個好事。回軍連營總兵馬德勇也似乎被破奴軍回撤大軍給威懾,他把防御的重點也轉向連營的防御上。
回軍是做出假象,掩飾老營要逃離靈州戰場的計謀。破奴軍大帥張平安帶領破奴軍,也是要掩藏他識破馬騰耀去向的真實意圖。打得頭破血流的交戰的雙方,就這樣在戰場上搞出一幕幕虛情假意的戲碼。這種對峙持續到天黑,以雙方回營吃飯而告一段落。至此,雙方的統帥各自都認為達到了欺騙對手的戰略目的,心滿意得地回去準備下一步軍事行動。
作為回軍的統帥,馬騰耀深知今天老營暗度陳倉出兵的隱蔽性,乃是整個回軍生死存亡的關鍵。特別是回軍行軍路線,正好處于破奴軍寧夏大軍與靈州大軍的中間地帶,一個不小心必將遭到破奴軍兩面夾擊。當晚戌時三刻,回軍老營先頭大軍二萬人,從老營西門悄悄出發。他們不打火把仗著熟知地理的夜不收帶領下又西向北進發,后續部隊則在亥時三刻沿著先頭大軍留下的標志摸黑前行。
對于這次夜間行軍,回軍還是準備得比較充分,在回軍中夜盲癥患病率占了整只部隊七成,為保證部隊不走散他們按千人為一隊,在隊列兩側拉出繩索由夜間視力好的將士牽引。回軍所有官兵口中含枚不發出聲響,跌跌撞撞走出大營,直到離開大營十里外才點燃火把快速行軍。
騎馬走在大軍中間的馬騰耀,帶著一幫親衛來到一處小山之上,默默地看著數十里蜿蜒移動的火龍。一個多月以前,他還是擁有百余萬精壯的統帥,不到一個月他馬騰耀就被破奴軍娃娃統帥張平安打得只剩一半大軍。軍師馬玉濤獻上這個斷腕之策后,能剩下的回軍已經不足二成。他深知明天將是最為關鍵的一天,他兒子馬德勇要是不能拖住破奴軍,等待回軍的只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回軍的這一撤離舉動沒能逃過破奴軍斥候犀利的鷹眼,一份份戰報傳遞到破奴軍帥帳,破奴軍統帥張平安也是焦急地等待斥候的每一封急報,直到回軍老營主力全部出動他才安心。根據**測算,回軍一個時辰能走二十里,按照回軍行軍極限,小參謀們計算出一晚上回軍最多能走五十至六十里。對于小參謀的預測張平安嗤之以鼻,他笑話參謀考慮問題太想當然,沒理會危急時刻人會發揮出巨大潛能。
張平安指出,回軍一晚上走出七十至八十里,才能留給他們足夠的逃離時間。即便破奴軍兩面夾擊回軍,回軍也能在晚飯前做好迎擊,再利用夜色和熟悉地理的優勢再次逃脫。這個路程需要三天到四天時間,馬騰耀一定會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才能使得回軍有生存的機會。為把假戲真演張大帥命令破奴軍斥候嚴密監視回軍線路,還得讓回軍看到破奴軍各路斥候,逼迫回軍加快逃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