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這只草原小狐貍,見遼東的事情不能完全達到目的,他就需要老狐貍在其他方面對他進行補償。
“遼東我給您老面子,京城呢?您也別往沒卵子的太監頭上推。我知道你們東林最近想動誰,你們別小看了那個沒卵子的東西,你們還不一定斗得過人家呢。你們這些文人嘴上爽快了,搞不好還會青史留名,反正歷史都是你們這些文人寫得。可他們的家人呢,老魏的手黑著呢,東廠、錦衣衛他可全管著,到時候誰去救他們的家人?”
說到這兒,張平安停頓了一下,觀察起孫承宗的表情。見老狐貍威武平靜的外表下,眼神中出現些許波動。于是,張平安繼續說道:“大明朝的文人啊,生活在一個好時代,一個個都皇帝被寵傻了。你們把皇上當孩子、當傻子,他內心里憋屈不反擊才怪呢。萬歷皇帝在位幾十年斗不過你們文人,那是他心腸好,寧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拿你們文官開刀。可咱們皇上手里可是有魏忠賢這把鋒利的刀。老爺子您別拿眼瞪我,您老知道我說得都是誅心的實話。你們有顧忌,可我沒有啊!只要皇上給我破奴城宣慰使司駐京衙門下了表彰圣旨,你們東林黨人一旦家屬有難,就可以往我衙門里跑。他老魏敢動我駐京衙門,老子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去京城嚇死他那個沒卵子的老東西。”
聽完張平安這話,孫承宗越來越搞不懂小狐貍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小狐貍張平安與魏忠賢不對付。不過,小狐貍居然敢說出清君側這句誅心話,就說明大明一旦陷入混亂,張平安一定不會袖手旁觀,鐵定要往里參合。
由于四周敞開的帳篷內就他們兩個人,所以,張平安說話沒有任何顧忌。特別是這場大戰過后,他開始為今后布局。在大明要想站穩腳跟,必須得爭取這幫文人的支持。見孫承宗盡管沒說話,除了對他說皇帝壞話瞪眼外,連批評的話語都沒出口,這就給了小狐貍底氣。
“給老爺子交個底,我駐京衙門最近要找老魏麻煩,你們文人別參合!左都御史左光斗、左副都御史楊漣,最近想干什么我都清楚。他們要是斗不過老魏一幫人,你敢保他們一家老小不被牽連?我就利用破奴軍與東廠、錦衣衛財貨上的糾紛,保護他們一家老小不受東廠迫害。我還敢把他們接到破奴城,交給盧建斗保護。你們怕事兒,我可不怕!反正大明上下都盛傳我張平安手黑,只要錦衣衛敢上破奴城抓人,哪怕他拿著駕貼,我也敢把他在草原上直接黑了。東林有我這個外援,你們還有什么后顧之憂。”
孫承宗內心激蕩,小狐貍張平安為東林黨人敢往自己身上攬事,這本身就是對他和整個東林黨人的最大支持。他就想不明白,這個只會為自己利益考慮的小狐貍,怎么突然熱心朝堂政治了。
“平安啊,你就沒想過給自己謀取一個爵位?”孫承宗做顧而他做出的試探,讓張平安笑出聲來。
“呵!呵!呵!我早說過,大明朝廷就是個漏篩子。你們幾個閣老不是在為我的爵位廷推嗎?我得謝謝老爺子,為我力爭侯爵。反正最小也是個伯爵,我還急個啥!”
張平安的話語,讓孫承宗陷入尷尬。前幾天廷推才幾個人知道,張平安今天就能侃侃而談,大明朝廷還真是個漏篩子。
“既然你小子不拿我當外人,咱們就別饒彎子了。大明朝廷給你駐京衙門里,設立一個破奴伯府衙。皇上下圣旨,表彰你打敗女真韃靼以及蒙古韃靼的功績。你為手下的夫人向朝廷討要誥命文書,老夫代內閣同意,具體誥命品級你要拿個章程出來,但誥命的餉銀你得自個出。糧食按你說得辦,不過沒有這么多,最多有六十萬石,銀子你得交二百萬兩。朝廷同意和破奴城宣慰使司開設邊關交易榷場,具體地點你來選。硫磺及其他物資通過榷場交易,由皇上下旨朝廷不設禁賣限制,反正五福貨棧鄭泰有能力,我看他做買賣比曲國政強。”
一見老狐貍直接亮底牌,張平安也實話實說:“老爺子仁義!蒙古傳國玉璽您老這次就帶走,我又沒那么大野心,拿這東西沒用,就按您老說得辦。不過有幾件事知會您老,錦衣衛去拿人,您老要提前告訴我們一聲,要不然劫召獄動靜就太大了。反正您有我的金牌,這金牌好不好用您知道。山西哪幾家要是做得太過分,我一定會出手。大明都養的什么鳥呀,我最恨出賣祖宗的明奸。”
“這個好說,錦衣衛拿朝廷大臣,先會給內閣下條子,到時老夫就通知你駐京衙門。我再多給你二十幾個空白誥命文書,你自己以后看著辦!這些誥命升降報朝廷禮部備案即可。山西那伙人,你先忙別動,過一陣子再說。你別再賣給邊軍韃靼人頭了,老夫主抓兵部,別讓我太為難。”
倆狐貍越聊越投機,開始直接交換底牌。